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不,婚前與男友同居並不明智

不,婚前與男友同居並不明智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基督郵報或其編輯的意見。)

愛情喜劇電影《情迷拉斯維加斯》(What Happens in Vegas)里,丹尼斯·米勒(Dennis Miller)出演的法官諄諄教導卡梅隆·迪亞茲(Cameron Diaz)和阿什頓·庫徹(Ashton Kutcher)。劇中這對新人對離婚法律的態度輕率得讓米勒厭惡,所以米勒說了這麼一句:「同性戀並沒有摧毀婚姻的神聖性。你們這些人才是。」

他沒錯。我早就察覺到了,在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遊說集團大肆攻擊構成婚姻的所有明確道德界限之前,婚姻制度早已支離破碎。

無過錯離婚、同居、連續單配偶(「每個季節換個配偶」)才是殺死美國人婚姻的兇手。所謂的「同性婚姻」只是對上述婚姻制度殘骸的一種嘲弄而已。

我們未能捍衛住婚姻的神聖性,要麼是因為我們無能或不願承認問題根源所在:自戀式的自我沉迷。我們的自私是導致社會最重要、最根本關係模式的消亡。

最近,一個朋友轉發給我的文章就是完美例證。該文標題就是「婚前與男友同居沒關係」,刊載在著名的文化網站《奧德賽在線》(Odyssey Online)上,文章作者是位叫凱莉·威爾森(Kylee Wilson) 的年輕女士。自去年刊布以後,該文被成百上千的人閱讀、分享並認可。從頭到尾,這篇文章在道德與智力上都不忍卒讀。

作為一般的規律,當你替一個行為欲蓋彌彰……

1.「我想我是從辦公室里偷了那個東西,但如果他們把我應得的工資給我,那我也不會這麼做了。」

2.「是的,我打他了,但你聽到他剛剛對我說了什麼嗎?」

3.「是的,我確實考試作弊,但我昨天整晚都在醫院陪着我弟弟,沒時間複習功課。」

……通常來說,這就是你明知自己做錯事的標誌。

凱莉這篇文章讀起來就是這樣——如同黃口孺子想要讓大人確信自己的所作所為很正確一樣。毫不意外,從一開始她想要給自己的行為尋找託詞,將這行為的合理性建立在父母「信任她」這基礎上時就漏洞百出。

她寫到:

「我父母信任我。你相信嗎?他們把我培養得非常好,我完全能夠與他們坦誠相待。坦誠到了我第一次告訴爸媽我想搬去和男友同居的時候,他們帶我出去吃飯以示慶祝。他們想要我獲得自己真正需要的經驗。」

這不是道德上的認可。這只是他父母缺乏智慧的表現。很簡單,只要把這個道德上有問題的行為換成相對簡單的概念就可以了。把婚前同居改成盜竊,設想凱莉向父母誇耀,然後父母帶着她出去吃飯,慶祝凱莉對自己的盜竊行為直言不諱。這是在道德上認可偷竊嗎?不,這只是意味着她擁有一對愚蠢或者懦弱的父母。

不過在她文章開篇論據中真正讓我吃驚的乃是最後提到的「需要」一詞。她「需要」這樣的經驗。這顯然要打個「為什麼」的問號。而下面是她故弄玄虛式的回答:

「在與男友一起生活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薪水最後會用在汽油、食物和寵物賬單上。我習慣讓父母來為我應對一切事情,面對空空如也的冰箱和錢包時,我震驚了……在幾個月的眼淚、心理疏導和半夜三更的心理崩潰後,我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個孩子。即便我知道依然在某種程度上依賴自己的父母,但也必須從自己的冥頑不靈中走出來,這可不再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了。」

如果說凱莉這段話有什麼的內涵,那只是表明一位年輕女性無法達成任何合理、理智的社會成熟標準。她自己的話就表明,這位年輕的女士從來沒有做到過任何意義上的自主管理、獨立,只是從父母對她關懷備至的依賴直接跳到了一個對同居關係的依賴之中。凱莉所謂的「需要」只是意味着在與父母一起生活之後必須開始與男友生活在一起。

為何她會這樣呢?忘記所有的心理學解釋吧,你不要文憑或臨床經驗、病例研究就能回答這問題。她與男友同居就是因為她想這麼做。明白了?這是她想要的。把上面引文那段內容的最後一句與她宣稱自己一定要學會這一切、因為這不是她自己一個人的事情了那句話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她也許可以自欺,以為和男友過家家並不是什麼自私的決定,但現實就是這樣。這不是在幫男友,也不是幫她的父母。這不是為了另一個人做出犧牲。這也不是投身於侍奉婚姻中的伴侶。這就是嘗試一下,看看男友是不是她想要的那種人。凱莉在這段文字末了已經於無意中承認了,她說自己覺得替自己決定最有力的道德辯解就是:「我樂意!」

這正是婚前同居得以成立的原因所在,有點類似人與人間消費主義的態度。在不經意的時候,你會從一些聽上去很理智的人口中聽到為這些行為辯護的理由:「你買車之前還要試開一下呢,不是嗎?找個丈夫、妻子不是更重要嗎?」

你上當了。如果你還在思索到底是什麼東西殺死了美國的婚姻制度,那就是這個。我們甚至都還不明白婚姻到底應該是什麼。是的,我要試駕一輛車,因為我想要挑一輛能夠服務好我的車。我想要知道哪個座椅舒服,哪個變速檔用起來不麻煩,哪個方向盤分量適中,哪輛車在十字路口特別醒目,還能滿足我對車的其他一百萬個私人偏好。

但這並非婚姻運作的模式。與一個人結婚並不是找到一個能完美滿足你需求、侍奉你、讓你笑、為你加油、給你快樂、與你有魚水之歡、遷就你的人。而是要找一個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獻身、滿足、侍奉的人。你不需要「試駕」這個過程。你需要對愛與獻身深思熟慮。如果你為了愛而給自己的欲望找藉口,那你肯定缺少了獻身。

耶穌告訴我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耶穌告訴我們的是,幸福婚姻的秘訣就在於向自己而死,而我們這個處處是凱莉的國家卻醉心於婚前同居這種自我侍奉的誘惑。我們的選擇的結果也是不證自明的。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