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政治 |
調查:大部分美國人贊同情侶婚前同居

調查:大部分美國人贊同情侶婚前同居

近三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認為,婚前與那個重要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個不錯的主意,他們視此為一種儀式,據巴納集團(The Barna Group)的一份新報告。

這份名為《2017巴納趨勢》(Barna Trends 2017)的報告顯示,65%的美國成年人認為同居是個好主意,相比之下35%的人相信這並非一件好事情,而57%的人稱他們當前或曾經與男友或女友一起生活過。

喜歡住在一起的伴侶不只是為了方便或節省成本,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認為這是通向結婚的儀式,研究稱。多達84%的人認為同居的主要是為了測試能否和睦相處,而62%的人認為這並沒有減少或增加結婚的壓力,只有18%的人認為增加了壓力。

報告還指出,許多女性由於各種原因離開教會,包括優先事項的競爭、忙碌、家庭結構的變化和缺乏情感投入和支持。

從歷史上看,男性比女性更少可能經常去教會,報告稱,並指出十年前的性別差距是三名不去教會的男性對應兩名不去教會的女性,不去教會的人中60%是男性。但今天,只有52%不去教會的人是男性,報告補充說。

「今天教會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使福音與女性的生活相關,」這份報告引用布道家和社會活動家克里堅·凱恩(Christine Caine)的話說, 「我們正在失去這一代女性,她們經常被弄得覺得自己在教會只能發揮有限的作用。當談到對女性的接納和對社會各方面的貢獻以及作決策,婦女的狀況在西方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這未必就是教會內發生的改變。」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美國女性中間,每周一次或多次參加教會禮拜的比從未參加過宗教集會的自殺可能性會降低五倍。來自全美各地89708名年齡在30至55歲人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結果今年7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Psychiatry)上。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進行的另外一些研究顯示,一起去教會參加禮拜的已婚夫妻更有可能長壽,不太可能抑鬱,不太可能離婚。

這項研究——主題為「宗教與健康:綜合體」(Religion and Health: A Synthesis),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泰勒‧J·凡德韋勒(Tyler J. VanderWeele)進行調查——指出宗教禮拜出席率與「更好的健康狀況」有關,「包括壽命更長,抑鬱發病率更低,自殺率也更低」。

家庭研究協會(The Institute on Family Studies)去年2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一起參加教會禮拜的夫妻或者只有男方定期參加禮拜的夫妻比不參加禮拜的夫妻或者只有女方參加禮拜的夫妻更幸福。

「78%的夫妻雙方一起定期參加禮拜,或者只有男方定期參加的夫妻表示,他們都『非常幸福』或者『極其幸福』,在調整了種族、年齡、教育 、婚姻狀況、地區和其他因素的差異之後,」這份題為《更幸福地在一起:宗教參與度、性別和關係質量》(Better Together: Religious Attendance, Gend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的研究稱。

巴納報告還指出,智能手機和高速互聯網的連接從根本上改變了色情的狀況,色情已經進入主流文化,被越來越廣泛地接受。

「現在,色情無處不在,並可能這樣發展下去,特別是考慮到對其廣泛的接受和需求,」巴納總編輯洛葛仙妮·斯通Roxanne Stone)說。 「這給教會提出了顯著的挑戰,我們必須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