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文化 |
《天堂小屋》導演回應爭議 稱聖經要以寓言形式解讀

《天堂小屋》導演回應爭議 稱聖經要以寓言形式解讀

《天堂小屋》(The Shack,也譯「小屋」)的導演斯圖爾特·哈澤德林(Stuart Hazeldine)接受採訪時表示應該從寓言的角度理解聖經。這部好萊塢電影因為對上帝形象不同形式的描繪備受爭議。

· 2017?3?3

《天堂小屋》自3月首映以來,僅在美國就獲得超過3700萬票房,現在準備周五在英國和其他國家首映。

哈澤德林周二接受《Premier》採訪是回應了這部電影在神學上遭到的批評,他認為聖經並不是要以「黑或白」的方式解讀。

這位導演說:「要以寓言的方式閱讀和理解聖經……而現代社會……非黑即白,這是對的,但在這個情況中並非如此。」

「我們的一些最偉大的作家,如C·S·路易斯都喜歡隱喻和寓言,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經常與此抗爭,」他補充說。

《天堂小屋》的電影和書籍描繪了三位一體的上帝形象,上帝(「聖父」)以一位黑人女性的形象出現。

資深製作人、主持人和詹姆斯·肯尼迪博士事工(D. James Kennedy Ministrie)的專欄作家傑利·紐康(Jerry Newcombe)認為,這部電影「對上帝的描述太過自由。上帝命令我們不要雕刻偶像。」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艾伯特·莫勒耳(R. Albert Mohler Jr.)指出,《天堂小屋》錯誤的描述了基督教信仰。

「《天堂小屋》真正的危險之處、誘人之處是其以重新描繪基督教故事的形象呈現,」莫勒當時在其博客《簡報》(The Briefing)中說。

「受到神的話語裝備並致力於基督教世界觀的基督徒應該重視小說,並以基督教的視角進行辨別。但是,我們永遠不會珍視將異端帶進教會或向世界歪曲基督教的工具。」

其他人,如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喬治特魯特神學院(George W. Truet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基督教倫理學教授羅傑·奧爾森(Roger E. Olson)表示,反對福音派基督徒對電影的批評。

哈澤德林在評論中表示:「我可以說,我對一些福音派基督徒對這本書和電影的回應感到非常失望,在我看來,他們中有一些人非常膚淺和自大。」

「當然,我並不期待加爾文主義者喜歡這部電影所傳遞出的神學觀,但我希望他們在談論電影前至少要看過。」

哈澤德林在最近的採訪中表示,有一些爭議是合理的,但也稱有的爭議「有點傻」。

他說:「我認為合理的人是那些討論上帝是誰,上帝的本性是什麼,耶穌的救贖是向着有限的人還是給全人類,是有限的救贖,這是普遍的救贖。」

「這些是我們從早期教父時代就在爭議的重要問題,這些辯論是有價值的。」

而對於那些不喜歡把上帝描述為一位女性的人,這位導演說:「如果你讀了這個故事,你就明白為什麼上帝選擇以這樣的形象向主角麥克顯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