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政治 |
巴菲特之子:慈善工作會助長「長期貧窮」

巴菲特之子:慈善工作會助長「長期貧窮」

艾美獎獲獎作曲家、商業巨頭和慈善家沃倫·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說,美國日益增多的非營利機構的慈善工作,是在助長「長期貧窮」。

這位NoVo基金會的董事長,在最近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觀點中指出,面對日趨嚴重的不平等,即使非營利組織的慈善投入不斷增加,但這除讓富人對自我感覺更好以外,並沒有取得實際果效。

「慈善事業演變為平衡競爭環境的手法,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聚會、研討會和組織。」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和社區被少數人擁有大量財富的體系所摧毀,這樣的慈善,英雄主義的說法稱之為「回饋」,但我稱之為「良心洗錢」,面對不斷累積的財富,讓自我感覺更好一點,他們比其它任何一個人更需要這樣一點點慈善行為,」他寫道。

彼得•巴菲特援引城市研究所的數據,指出2001年至2011年期間,非營利組織的數目加多了25%。

巴菲特解釋說:「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2012年,單美國就有3160億善款輸出,慈善組織僱傭員工數達940萬」。

彼得·巴菲特稱這種現象稱為「慈善殖民主義」。他解釋,這些慈善組織的工作帶來的,是更多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方案。

「無論是涉及耕作方法、教育實踐、職業培訓或業務發展,一次又一次,我聽到人們討論將某情況下的有效方法直接移植到另一情況中,但很少考慮文化、地理或社會差異,」他說道。

「通常,我們的決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在妓院區分發避孕套以阻止艾滋病的蔓延,但結果是,代價更高昂,」他說道。

他解釋說,這些慈善組織更具破壞性的結果是,它所產生的錯覺幫助富人晚上睡得更好。

「這只會繼續保持現有體系的不平等。富人在晚上睡得更好,而其他人的所有只夠保持鍋內沸騰而已,」巴菲特寫道,「幾乎每次行善都會讓人感覺更好,但在世界的另一邊(或街道),某人進一步被這一體系所困,沒有機會過上歡樂和充實的生活。」

雖然對慈善的新模式他還沒有答案,但他鼓勵形成一種新的模式。

「我妻子和我知道,我們沒有答案,但我們知道如何傾聽。正如我們所了解的,我們將繼續為系統性變革提供支持。這是一個新的操作系統,不是2.0或3.0,而是全新的構建,新的代碼,」他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