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教会&事工 |
约翰·派博牧师的儿子如何描述他的父亲?(1)

约翰·派博牧师的儿子如何描述他的父亲?(1)

巴拿巴·派博(Barnabas Piper)为生命之路基督教资源机构(LifeWay Christian Resources)工作,在世界杂志(World Magazine)撰写专栏,也是最近出版的新书《牧师的孩子:找到你自己的信仰与身份》(The Pastor's Kid: Finding Your Own Faith and Identity)的作者。他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牧师约翰·派博(John Piper)最年幼的儿子,这正是他在自己著作中所角力、所反思的一段经历。本文是他接受基督邮报采访内容的第一部分,巴拿巴·派博回忆了他第一次明白自己的身份乃是“牧师的儿子”时的经历,他与他哥哥们讨论作为约翰·派博儿子的意义,以及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属灵经历。

· (Barnabas Piper) (The Pastor's Kid: Finding Your Own Faith and Identity)?

(注意:采访文字经过编辑,以更加精简和清晰)

基督邮报:对那些不熟悉令尊/不了解他教导的人而言,你将如何为我们介绍他?

巴拿巴·派博:我尽力而为。我的父亲差不多写了30到40本书。如果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本,可能应该是《渴慕神》(Desiring God)。这本书传达出意味深远的信息。除此之外,他也因为什么是基督教享乐主义和他的标语口号而出名--这听上去非常像推销员的广告。不过这更是一条基准线,在此之上,他建立了他所有的事工:“当我们在神之中得着满足之时,就是最为荣耀神之时。”其观点在于:我们受造乃是为了快乐,而在荣耀神之中,我们寻得了我们的快乐。所以,追求快乐是好的,只要是以寻求神为目的而达成的快乐。

他还有其他一些出名的著作,比如在《渴慕神》出版15年之后的《别虚度你的人生》(Don't Waste Your Life)。该书与《渴慕神》有着同样的神学原理,不过内容上更平易近人一些,所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版时,在大学生和青年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是他真正在全国闻名的跳板。在纪里欧(Louie Giglio)主办的热忱大会(Passion Conferences)上,大多都有他的讲演。他在全世界的各种活动中发表讲演。我不知道他到底卖了多少书,也许有几百万吧?不过在另一方面,他33年来一直在伯利恒浸信会教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当牧师,年复一年地坚持了那么久。所以,他既是一个全国闻名的人,也是本地基层教会的一位牧师,激励着所有的同工。他其实并没有追求全国闻名,他只是一位牧师,这就是他向教会传递的信息,只不过碰巧这个信息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数百万人的共鸣。

基督邮报:按照你刚才所述,这些事情对他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其中又有哪些神学方面的因素?

巴拿巴·派博:成长过程中,有这样一位严肃对待圣经的父亲相伴,真是一种恩典。我这可不是一本正经地说这样会完全没有一点乐趣,而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圣经是你寻求问题答案的地方,是寻求人生指引的地方,是当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问题时可以寻求解答的地方。并不仅仅如此。圣经是神的话语,所以投入圣经,就是与神在交流。如果你想知道神的意愿,如果你想找到真正的快乐,如果你打算明白如何应对困局或者困难,答案都在圣经里,神想要你在圣经里得到解答。所以,那是问题的一面,圣经为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面对各种起起伏伏,不过我总是持守不离。圣经是真理。我们跟从圣经就是了。

而另一面,就向其他所有孩子一样,我跟我的父亲不同。我们并不在所有问题上都亦步亦趋地赞同我们的父母,就像其他所有孩子一样,无论是政治、喜欢的棒球队以及所有在家庭餐桌上不该谈论的问题,当然还有宗教、政治等等。孩子和父母不一样。不过当你的父亲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时候,要反对他们,那感觉说起来就像逆着潮流游泳一样。这并不是说我跟父亲谈一次话那么简单。当我找他谈话时,确实如此。他并没有用影响力凌驾于我之上,不过,如果我打算写一些反对他的东西,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说:“你怎敢反对他?”作为一个孩子,你可能继续说:“那又怎么样呢?”不过,既然他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那就像反对葛培理(Billy Graham)或那样的人一样,这是一种挑战。我写这本书,就是这样一种对自我身份认同意义上的挑战。从宏观上讲就是这样的。

从微观上说,所有牧师的孩子,都在他们教会环境中会感受到同样的事情,在这里,爸爸会说:“我们相信这些关于R级电影的评论。”而孩子则说:“好吧,我们不相信。”现在你要面对整整一个教会的人,因为他们都相信牧师说的话。

基督邮报:作为牧师的孩子,除了在教堂参加礼拜,你最早的记忆还有什么?

巴拿巴·派博:关于自己是牧师的孩子,最早印象深刻的事情差不多是一年级时,在主日学校的事情。我想我讲了一个书里的故事。我们玩圣经棒球,那是一个关于圣经的小游戏,如果回答对一个简单问题就上1垒。随着问题难度上升,就上2垒、3垒,然后本垒打。我上场“击球”,然后对方提问:“哭泣的先知是谁?”这是给6岁小孩的问题。我觉得压力很大,必须答对,因为作为牧师的孩子,仿佛就应该知道这事。当时我脑子里只知道两个先知:一个是以赛亚,一个是耶利米,我猜是耶利米,碰巧答对了。这场景就这样被凝固下来,因为回忆往事的时候,这场景被浓缩成了“我在重压之下完成任务,感觉真好”。

基督邮报:你有多少兄弟姊妹?

巴拿巴·派博:三个哥哥,一个妹妹。

基督邮报:作为牧师的孩子,你在兄弟姊妹之间的排行,有多大的影响?

巴拿巴·派博:哥哥们和我都是父母所生,妹妹是在我12岁时候收养的,所以她的生活经历和我们兄弟几个完全不一样,当然,这大部分原因是在于,在她被收养时,她是成长环境中唯一的女孩,而我们成长所在的教会,这时已经规模很大了,所以她的经历和我们有明显不同。

我从来没有坐下跟我的哥哥们仔细谈过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哪些不同,不过为了让这问题清楚一些,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时间线索:我的父亲在1980年成为牧师。他一直都在同一间教会。我最大的哥哥当时差不多8岁了,二哥大概5岁,然后是只有几个月大的三哥,所以他基本算作以牧师的孩子为身份而长大的。我83年才出生,我一生下来就是牧师的孩子。

我们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历程,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教会是中等规模大小,当我们成为牧师的孩子时,教会发展成超大型教会。在1980年到我搬走的2001年之间,教会由三四百人的规模成长到2000人,2001年到我父亲退休时,人数又增加了一倍,超过4000人。

基督邮报:你们之间是如何相互支持、相互交托,以承担约翰·派博的孩子这一身份的?

巴拿巴·派博:并非如此。我们在成年人后才有这个意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还是孩子时,并没有这个意识。因为我们年龄不同,我们相互差不多都差了3岁,因为我的几个哥哥都在相当年轻的时候就搬离了家庭,或者是因为读大学早的关系,或者是因为他们高中一毕业就马上离开了,我们都没有太多的一起成长的岁月。最近几年,我们回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的机会反而多了。在长大成人过程中,我们都是单独成长的。

基督邮报:与你的哥哥们进行这样的谈话有帮助吗?

巴拿巴·派博:是的。从拓展视角的意义上说,很有帮助,不过重要一点在于,无论是跟他们或者跟其他牧师的孩子对话,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的经历是孤立的,还是能精密切合其他人的所见、所历?听听他们的描述,听听十多个其他牧师的孩子的讲述,让我意识到,这里有一些共同的事情,有一些共同的线索,也能穿连起牧师的经历。

(翻译: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