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耶穌受難記》為人們提供「靈魂清潔劑」

《耶穌受難記》為人們提供「靈魂清潔劑」

4月13日棕枝主日是復活節周的開始,基督徒在這一周里紀念耶穌的受難、埋葬和復活。當天晚上,《耶穌受難記》作為商業片首次在UP電視網絡(UP Television Network)上映。

收視情況非常好,平均有110萬觀眾,在同時段有線電視收視中排名第8。本周,親基督教的該電視網將重播該片,並限制插播廣告的數量,播出時間是4月17日星期四美東時間晚上10點,以此作為該電視網為期兩周的復活節特別節目的一部分。

在電視網絡上的放映標誌着梅爾·吉布森這部史詩影片的十周年紀念,這部以近2000年前耶穌在受難前最後12小時的經歷和被釘十字架為題材的電影曾風靡全球,創造了票房記錄。

近期,媒體報道了許多以宗教為主題的娛樂片和好萊塢製作的聖經史詩電影,比如達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電影《挪亞方舟》(Noah),馬克·伯內特(Mark Burnett)與羅嗎·唐尼(Roma Downey)的電影《上帝之子》(Son of God)和《聖經》(The Bible)系列劇。今年還有一些要上映的片子,比如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的《天堂真存在》(Heaven is for Real)及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出埃及記》(Exodus)。

不過,梅爾·吉布森和Icon電影公司也許才是這類影片的先驅者,他們發現了願意接受與信仰相關影片的觀眾群體,並為該類電影設定了製作精緻的高門檻。他們所引領的這種市場模式的時尚,並不僅僅是追求扣人心弦,而是開創一股讓人追隨的潮流--基於屬靈信仰或者經濟利益--由此開拓了一個之前未被認可的市場。

當時我有幸與梅爾·吉布森和他的製片公司共事,一起推廣該片,首先向教會領袖展示該片,並從信教人群的角度為影片定位。我覺得梅爾·吉布森是有着很深屬靈感動的人,對他來說,這電影是出自愛的作品,體現了他個人的真誠崇信和信仰體驗。這故事深深感動着他,他覺得自己深切受召,要盡己所能把這故事講出來,無論隨之而來的風險與機遇有多大。

該片以福音書為權威,如實再現了耶穌的神性,表現了耶穌作為人所受的折磨,描繪了基督的激情,在歷史、教會教義及語言研究方面力求準確。梅爾·吉布森儘可能展示當時的真實情況,隨之而來的則是眾多學者、神學家的無數討論。

《耶穌受難記》的劇組成員和演員們就像聯合國一樣,來自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信仰,包括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甚至有不可知論者;其中許多人受此經歷感動並被改變。

該片需要得到全國有影響力的基督徒、教派及教區領袖、草根牧師神父們的支持,預見到了這些因素重要性,吉布森還試圖以此來修復基督教會和好萊塢之間長期不和的關係。

最終,《耶穌受難記》成為一場完美的媒體風暴,帶來了無數基督徒觀眾,以一個複雜的市場運營方案、足夠多的爭議吸引非信徒、一般觀影人的興趣。

基督徒觀眾是影片票房佳績的主要動力,該片在美國收穫3億7000萬美元、在海外收穫6億1100萬美元票房,是史上票房最高的宗教題材電影。

梅爾·吉布森製作《耶穌受難記》的初衷是創作一個能流傳後世的藝術作品,引發不同信仰(或無信仰)觀眾的嚴肅思考。他希望,這部以獻身故事為題材的電影能夠在人的內心深處發生影響,甚至是改變。確實,該片以信、望、愛、寬恕為主題,這些美德在艱難時代中不可或缺。

儘管影片力求有所啟發也不想冒犯任何人,但在上映前幾個月,該片就已經被各種爭議、謠言和風言風語所包圍。當探究宗教和政治題材時,這種強烈反彈是可以預期的,畢竟這是大部分人都有着堅定個人信仰的領域。

那些不看這電影但也對其內容好奇、打算看看這部普通級(PG 13)影片的人也大可放心,該片內容和任何旅館裡放着的聖經中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部福音書沒什麼不同。

在《耶穌受難記》上映後,梅爾·吉布森徹底與好萊塢絕緣。吉布森私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能會有影響,不過更多則是受對他人身攻擊的驅動,似乎要讓這種藝術表達方式徹底銷聲匿跡。

「(梅爾·吉布森)就像一個當下環境中的殉道者,一個替其他拓荒者擋槍的先驅,在他身後,其他受信仰指引的編劇、製片人們可以倖存,」信仰與家庭聯盟(Allied Faith and Family)的湯姆·阿倫(Tom Allen)說,「他是個專注的人,受困擾,但有靈感,非常慷慨。他也是個天才,其獨有的才能應被有創意的人群所接受,而不是被拒斥。」

就個人而言,我相信梅爾·吉布森遲早能贏回他好萊塢同事的尊敬,找回通往觀影人內心的道路,也許本周末《耶穌受難記》電視版上映就是這麼一個開始。拿影片打個比方:受難日來了,復活節還遠嗎?神也是給人第二次機會的神。

現在,距離《耶穌受難記》上映已有10年,阿羅諾夫斯基對《挪亞方舟》精彩詮釋收穫了如下讚譽:「一種真誠、個人化的追求,順從那些常受挑戰的道德準則」,被認為是「心理上非常可信」,並傳遞「在恩典與公正的界線間更為平和的觀念」。不過在爛番茄網站(RottenTomatoes.com)上,76%的人認為《挪亞方舟》還行,只有47%人喜歡該片。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耶穌受難記》只有49%的人能接受,但看過的比例卻超過80%。

當然,產生如此鮮明的不同的原因在於,《耶穌受難記》是梅爾·吉布森個人獨立籌資、製片的電影,而《挪亞方舟》是投資12500萬美元的大製作。不過派拉蒙公司對《挪亞方舟》一篇所採用的公關、營銷策略,毫無疑問都是以《耶穌受難記》為樣本的。

所有這些都直指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梅爾·吉布森的《耶穌受難記》引發極大批評,而阿羅諾夫斯基的《挪亞方舟》卻廣受歡迎?

在多次採訪中,梅爾·吉布森說,他不是打算讓猶太人為耶穌的死負責,並就此指責猶太人;實際上,我們都有責任。在《挪亞方舟》裡,人性也是有罪的:除了挪亞一家,人都被描繪成暴力、貪婪,肆意掠奪地球資源。阿羅諾夫斯基花大力氣描繪了一幅複雜的神學圖景,不過他也把神描繪成了一個反派的形象,幾乎和他那些無法無天的受造物一樣。

在《耶穌受難記》的結尾,反派們都逍遙法外,因為耶穌乃是所有人的贖價。梅爾·吉布森解釋說,他拍攝該片是因為他無法用現有的藝術手段,為自己對耶穌的信仰找一個讓人滿意的版本。那些信息並不讓人覺得舒服,不過,用梅爾·吉布森話說,是「靈魂清潔劑」。考慮到好萊塢當下正在大肆歌頌一部以清潔環球的洪水為主題的電影,我不能不覺得這詞太諷刺了。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