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观点与评论 |
西方反基督教潮流的兴起

西方反基督教潮流的兴起

“现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就是基督教将从诞生圣经的核心区域内消失。”一份由公民(Civitas)智库撰写的报告在论及中东地区的基督教受迫害情况时如此表示。同样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有人也想让基督教在西方彻底消失。

公民智库的这份报告标题为《基督教恐惧症》(Christianophobia)。根据英国的《每日电讯报》的引述,该报告强调一些专制政权担心基督教是“西方的信条”,会被用来颠覆他们的统治。

基督教是“西方的信条”吗?时下“西方的信条”可都是后基督教的,而且越来越反基督教。很难给以自拍为时尚符号的文化贴上基督教的标签,更何况自拍被万众崇拜,而滥交则是自拍文化的核心圣事(现代人正用神给他们的创造力把性和自拍用一场快活之后给自己拍个照片的方式联系起来),以圣经原则建立的家庭都快成了博物馆里的稀有古董了,拿未出生的孩子进行血祭倒屡见不鲜。

事实上,正如对言论和意见表达自由进行日益增强压制的趋势所展示的那样,西方文化正打算彻底摆脱来自基督教和圣经的那些喋喋不休的声音。

一些国家用暴力镇压基督徒、打击他们的信仰和传递的信息。当下的西方文化则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让真正的教会闭嘴。这有一个特定的顺序,在近几年中正加速运行。

这环环相扣的反应是先进行丑化,再边缘化,随后进行诽谤,然后是妖魔化,继而使之有罪,最后则是彻底灭绝。

让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运动潮流或者一种观念名誉受损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用漫画来丑化它,让其中的人物形象变得像喜剧小丑一样荒诞不经。有些这样的漫画作品手法确实不错,看上去也挺可爱,就像那些剧院戏单上或纽约小熟食店墙外的那种。

其他形式的丑化也会从渲泄、愤怒和仇恨而来--就像华盛顿邮报上赫布洛克(Herblock)当初画尼克松那样(赫布洛克最充满恶意的作品应该是描绘刚刚成为基督徒的查克·寇尔森(Chuck Colson)的漫画),或者以种族主义者丑化巴拉克·奥巴马的方式进行。

这种荒诞不经的丑化是让被丑化者看上去像小丑一样,让观众觉得那个被丑化者只是个装模作样的傻瓜,而不该被认真对待,或者干脆认为被丑化者本来就是个危险的怪物,正如接下来您将看到的那样。

写篇主题与电影史相关的博士论文一定很有意思,内容可以研究下电影对教会、神职人员形象的塑造,如何从原来那种服务他人的高尚人物形象,变成了现有的脸谱化模式:手上敲着圣经、脑子里只想着如何盘剥人的伪君子和傻瓜。

在公众观念中被丑化为不严肃、荒唐的事情,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

1960年代,我在一家大型报社当记者,当时我就见证了边缘化时代的开始。现在已经成为现行秩序一部分的那群反当时现行秩序的人,大肆贬低圣经和基督教的重要性。从那时开始,对基督教的边缘化不断成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而教会被隔绝到一个不断变大变厚的“隔离墙”之后,这墙肇始的原因在于:一个政权试图创造属于自己的宗教秩序,或者说,不信神的政策将使之扼杀教会。

边缘化之后就是诽谤了。诽谤就是造谣,让人声名扫地。其目标就是让受众对被诽谤者、运动、机构和观念不再像以往那么尊敬。

边缘化说:那个人、运动、机构、观念,应该在文化中只扮演一个渺小、外围性的角色。不过诽谤则说,被诽谤者就根本不应该有任何地位。被诽谤者对重要的社会交流没有任何贡献,甚至不该成为文化分野中的一部分。

好了,现在危险不断增加,迫害的可能性也呼之欲出了。一开始只是被丑化、边缘化、诽谤,现在开始被妖魔化了。那令人讨厌的人、运动、机构、观念不是仅仅被批评嘲讽,而变得让人恐惧。这是文化中的害群之马,随时准备陷害、攻击那些昂首前行的高尚无比的文明建筑师和自由捍卫者。

当下娱乐业、媒体、学院和政府等“现成秩序”中的舆论制造者们让全国意识到了这些妖魔、恶棍的存在。现在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动用全副武装的军队把这群妖魔恶棍从大街上清除出去。不过,文化领域的“特警部队”正随时待命。

在妖魔化之后,定罪也就随之而来了。编订新法律以重新定义婚姻,或者让良心自由、被认为“有罪”阶级内部的行为也变成犯罪,突然之间,“确切无疑的罪证”也准备好了。司法诉讼激起了文化舆论卫道士们的愤怒。这边是福来鸡(Chick-Fil-A),那里是好必来公司(Hobby Lobby),这里一个牧师不愿意主持同性恋婚礼,那边信基督的蛋糕师按照信仰不替同性恋婚礼做蛋糕,基督徒开的B&B旅馆居然不让同性恋伴侣过夜。

定罪完成,顺理成章就该进行灭绝了。为了更伟大的善,那些冒犯者们必须被消灭。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灭绝的形式比较露骨:绞刑、毒气室、砍头。随便什么办法,反正消灭他们就是了。

在文明开化的美利坚,灭绝用的是另一种方式。炒掉那些不“政治正确”、与现存秩序意见不一致的公司领导人。把他们从董事会中解雇、在媒体上肆意抨击。只要不见血就行,轻松就处理掉他们就是了。

教会必须准备好。教会也必须在盼望中安息,就像早年被罗马帝国压迫时的教会一样,在地下洞窟中的准备,乃是为了将来公众广场上完成更大的事工。

(翻译: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