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千禧一代牧師不到大型教會的五個原因

千禧一代牧師不到大型教會的五個原因

他們是美國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代。這一代人有七千八百萬之多,人數比嬰兒潮一代多兩百萬人。出生在1980到2000年之間,他們在影響着我們公司的發展,政府的發展以及文化的發展。

而且他們也在影響着教會的發展。

做為嬰兒潮一代的人,我清楚地記得在幾十年前牧師是被如何看待的。在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成功的」牧師是那些到大型縣政府所在地牧會的牧師。在90年代和21世紀初,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帶領更大型的教會。

他們所處的時代是在「變化的」(鮑勃·迪倫,對不知情的人士)。

當然,依然有千禧一代牧師調到更大一些的教會去。而且這些年輕的成人領袖並不厭惡大教會。

但是更多的千禧一代牧師感受到神呼召他們去小型或中型教會。為什麼他們的態度與他們的前輩如此之不同呢?

我詢問了一些年輕領袖,下面五點是他們給我的回答。

1,他們想把自己的生活投身於一個社區。

總的來說,千禧一代牧師高度關注社區。他們意識到在短時期內,他們和教會不可能完全融合。

2, 他們想帶給家庭更多的穩定性。

公允地說,如果這些年輕領袖感受到神呼召他們去另一個社區甚至另一個國家,他們是不會拒絕這個呼召的。但是,任何一次調動必須是令人信服的、成立的並且不可抗拒的。我了解。我在牧工時搬過四次家。我不確定我是順服神還是我自己的自私的野心。

3,他們不以數目和規模為標準來衡量教牧的成功和成就。

另一個告誡是井然有序。這些千禧一代的牧師確實渴望得着更多的人。他們真的很想發展更多的信徒。但是他們的價值和尊嚴不是以「他們正在經營的一切」來衡量的。

4,他們在以新教會為起步。

這一代人是根植於教會的一代。他們中的很多人渴望長期和這些教會呆在一起。

5, 他們在帶領教會復興。

他們足夠地理智,所以了解轉變一個衰敗的教會需要長期的努力。他們樂意做出如此的承諾來贏得信任和帶領復興。

對於任何一代人,我們都必須謹慎地看待一概而論。特例和不同總是存在的。但是,一般來說,千禧一代牧師對教會的終身職位有着更長期的認識。而且他們認為當生命被改變,社區被影響時,他們的教牧才是有成就感的。假如結果是一個大一些的教會,他們對此也很滿意。但是數目和規模不是他們對成功、滿足和權威的衡量尺度。

(翻譯:Chris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