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前与男友同居并不明智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基督邮报或其编辑的意见。)
爱情喜剧电影《情迷拉斯维加斯》(What Happens in Vegas)里,丹尼斯·米勒(Dennis Miller)出演的法官谆谆教导卡梅隆·迪亚兹(Cameron Diaz)和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剧中这对新人对离婚法律的态度轻率得让米勒厌恶,所以米勒说了这么一句:“同性恋并没有摧毁婚姻的神圣性。你们这些人才是。”
他没错。我早就察觉到了,在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游说集团大肆攻击构成婚姻的所有明确道德界限之前,婚姻制度早已支离破碎。
无过错离婚、同居、连续单配偶(“每个季节换个配偶”)才是杀死美国人婚姻的凶手。所谓的“同性婚姻”只是对上述婚姻制度残骸的一种嘲弄而已。
我们未能捍卫住婚姻的神圣性,要么是因为我们无能或不愿承认问题根源所在:自恋式的自我沉迷。我们的自私是导致社会最重要、最根本关系模式的消亡。
最近,一个朋友转发给我的文章就是完美例证。该文标题就是“婚前与男友同居没关系”,刊载在著名的文化网站《奥德赛在线》(Odyssey Online)上,文章作者是位叫凯莉·威尔森(Kylee Wilson) 的年轻女士。自去年刊布以后,该文被成百上千的人阅读、分享并认可。从头到尾,这篇文章在道德与智力上都不忍卒读。
作为一般的规律,当你替一个行为欲盖弥彰……
1.“我想我是从办公室里偷了那个东西,但如果他们把我应得的工资给我,那我也不会这么做了。”
2.“是的,我打他了,但你听到他刚刚对我说了什么吗?”
3.“是的,我确实考试作弊,但我昨天整晚都在医院陪着我弟弟,没时间复习功课。”
……通常来说,这就是你明知自己做错事的标志。
凯莉这篇文章读起来就是这样——如同黄口孺子想要让大人确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正确一样。毫不意外,从一开始她想要给自己的行为寻找托词,将这行为的合理性建立在父母“信任她”这基础上时就漏洞百出。
她写到:
“我父母信任我。你相信吗?他们把我培养得非常好,我完全能够与他们坦诚相待。坦诚到了我第一次告诉爸妈我想搬去和男友同居的时候,他们带我出去吃饭以示庆祝。他们想要我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经验。”
这不是道德上的认可。这只是他父母缺乏智慧的表现。很简单,只要把这个道德上有问题的行为换成相对简单的概念就可以了。把婚前同居改成盗窃,设想凯莉向父母夸耀,然后父母带着她出去吃饭,庆祝凯莉对自己的盗窃行为直言不讳。这是在道德上认可偷窃吗?不,这只是意味着她拥有一对愚蠢或者懦弱的父母。
不过在她文章开篇论据中真正让我吃惊的乃是最后提到的“需要”一词。她“需要”这样的经验。这显然要打个“为什么”的问号。而下面是她故弄玄虚式的回答:
“在与男友一起生活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薪水最后会用在汽油、食物和宠物账单上。我习惯让父母来为我应对一切事情,面对空空如也的冰箱和钱包时,我震惊了……在几个月的眼泪、心理疏导和半夜三更的心理崩溃后,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即便我知道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依赖自己的父母,但也必须从自己的冥顽不灵中走出来,这可不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
如果说凯莉这段话有什么的内涵,那只是表明一位年轻女性无法达成任何合理、理智的社会成熟标准。她自己的话就表明,这位年轻的女士从来没有做到过任何意义上的自主管理、独立,只是从父母对她关怀备至的依赖直接跳到了一个对同居关系的依赖之中。凯莉所谓的“需要”只是意味着在与父母一起生活之后必须开始与男友生活在一起。
为何她会这样呢?忘记所有的心理学解释吧,你不要文凭或临床经验、病例研究就能回答这问题。她与男友同居就是因为她想这么做。明白了?这是她想要的。把上面引文那段内容的最后一句与她宣称自己一定要学会这一切、因为这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那句话对比一下就明白了。
她也许可以自欺,以为和男友过家家并不是什么自私的决定,但现实就是这样。这不是在帮男友,也不是帮她的父母。这不是为了另一个人做出牺牲。这也不是投身于侍奉婚姻中的伴侣。这就是尝试一下,看看男友是不是她想要的那种人。凯莉在这段文字末了已经于无意中承认了,她说自己觉得替自己决定最有力的道德辩解就是:“我乐意!”
这正是婚前同居得以成立的原因所在,有点类似人与人间消费主义的态度。在不经意的时候,你会从一些听上去很理智的人口中听到为这些行为辩护的理由:“你买车之前还要试开一下呢,不是吗?找个丈夫、妻子不是更重要吗?”
你上当了。如果你还在思索到底是什么东西杀死了美国的婚姻制度,那就是这个。我们甚至都还不明白婚姻到底应该是什么。是的,我要试驾一辆车,因为我想要挑一辆能够服务好我的车。我想要知道哪个座椅舒服,哪个变速档用起来不麻烦,哪个方向盘分量适中,哪辆车在十字路口特别醒目,还能满足我对车的其他一百万个私人偏好。
但这并非婚姻运作的模式。与一个人结婚并不是找到一个能完美满足你需求、侍奉你、让你笑、为你加油、给你快乐、与你有鱼水之欢、迁就你的人。而是要找一个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献身、满足、侍奉的人。你不需要“试驾”这个过程。你需要对爱与献身深思熟虑。如果你为了爱而给自己的欲望找借口,那你肯定缺少了献身。
耶稣告诉我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耶稣告诉我们的是,幸福婚姻的秘诀就在于向自己而死,而我们这个处处是凯莉的国家却醉心于婚前同居这种自我侍奉的诱惑。我们的选择的结果也是不证自明的。
(翻译: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