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懷茨馬論基督教信仰:神秘、複雜,充滿悖論
如果我們以合理的期待開始,將正義放置在我們人生的中心,那麼我們就能避免身心俱疲——就像一個馬拉松賽跑者按着自己的步點前進,而非在起跑線上爆發出不可持續的拼勁。
基督郵報:寫這本書的體驗與你寫第一本書《追求正義》時有何不同?
懷茨馬:《追求正義》一書是內心深處渴望的外在展現而引發,從多個角度去界定、解釋聖經中的正義。那來自於一種強烈的熱忱,要教導一個聖經以之為核心、卻常常被忽略或誤解的主題。
《大悖論》有着類似的寫作動機,不過兩者的區別在於,追求神或者說追求信仰的主題在我們人生體驗里占據非常中心的位置。新書觸及的是我們靈魂深處:我們的懷疑、憂懼、疑惑、渴望等等。
我很喜歡寫作這兩本書的體驗,不過我很高興的是,《大悖論》能夠真正澄清、鼓勵人對神的理解,有能力去分辨出神對他們人生的意願。
基督郵報:既然談論到了如何在「神是神秘的,人生是複雜的」這個「大悖論」中過一種虔誠信仰、順服基督的生活,那這對地方教會有什麼助益呢?
懷茨馬:開誠布公地討論追隨基督——成為基督的門徒、在信仰中前行——當以符合聖經的方式進行這樣的對話時,這必然意味着要在教會這一語境下談論自己的信仰和門徒身份。那需要理解與那些在我們面前和背後服務、支持、鼓勵我們的人——我們也做同樣的事情以報答他們——我們一同在基督里成長意味着什麼。
要談論真空裡的信仰人生——就好像只在神與我之間——那就等於是說「愛主你們的神」,這就跳過了這誡命的餘下部分:「要愛人如己」。我通過愛別人來愛神,我學着通過愛別人來愛神,其他人學着通過同樣的行為來愛別人、愛神。沒有誰能與其他人切割、分離。
當我們將自己的門徒身份與教會割裂,那麼就失去了神所提供的有益資源:教導、聚會、敬拜與禱告以及通過施捨與接受而滿足所需。
我們也通過教會的負面因素得到成長——當然,我們不太願意承認這點。我們在基督里成長,在愛里成長,學會與有摩擦、消極的人一同做工,當我們步入了領導階層,那時就需要把更多時間和智慧投向那些信仰上不那麼成熟的人。耕耘助力收穫,錘鍊肌肉乃是為了更加強壯。許多美事首先存在於團體的複雜與混亂之中。
正如迪特里希·朋霍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曾寫過那樣:「我們必須意識到,基督教的弟兄情誼並非一種理念,而是由神在耶穌基督里創造的一個現實,我們可以參與其中。」
基督郵報:讀者不應該跳過曹尤金牧師所撰寫的序言,內容很出色。他寫到了你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那意味着你要麼很勇敢,要麼就是瘋了。那麼,你覺得是什麼呢?
懷茨馬:我希望是個很簡單的答案:誠實。
我們都知道的有一件很悲哀的事情,那就是今天的基督教信仰充斥着為感覺需要提供答案。感覺需要並不是壞事,也沒有錯。但當我們做的一切就是對表面內容進行回應,那就算我沒有意到或者說對此一無所知,真正的對話也很難開始。事實上,聖經中許多最深層次的真理都是由神所開啟的話語,先知和教師們常常會發現普通聽眾很難理解。
真理應該來塑造我們所談論的內容,而非我們碰巧談論的內容來塑造我們所理解的真理。
我真誠地相信,我們可以擁有更多與神的關聯,比我們已經體驗到的更多。這本書源自一種熱忱,那就是如果我們回歸聖經,重新看看追尋神意味着什麼,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那賜予生命、充滿希望和喜樂的話語,也能找到指引我們信仰的答案。無論是勇敢也好,還是瘋了也罷,我就是希望這本書能達到這目標,能成為渴望更了解神之人的一種祝福。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