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企业与组织如何在21世纪展开事工?
在2010年,联邦上诉法院裁决人道救援组织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可维持其仅聘请基督徒的人事部政策。这项判决的缘由,是基于该组织的3名前职员于2007年入禀法庭,挑战有关政策。
在2012年,一家美国公司“好必来”的业主,向俄克拉荷马州地方法庭起诉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以维护其宗教权益,拒绝遵行“奥巴马医改”(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的避孕命令。这家由基督徒经营的手工艺术公司的代表律师将会在三月底把案件提呈最高法院审讯。
在这日益多元的国家里,基督徒组织又应该如何忠于他们的使命呢?
彼得•格里尔(Peter Greer)是基督教非盈利微型贷款组织“希望国际”(Hope International)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员,也是《偏航使命》(Mission Drift)一书的共同作者。他指出,要找出这个答案,就要看有关组织是否清晰明白自己的信念、为何相信,以及其信念标榜些什么。
“我想那些信念模糊的组织,将无法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是因为如果你有清晰的目的,你才能了解该聘请些什么人,特别当你非常了解组织的目的时,”格里尔接受基督邮报采访时指出。
“你的目的越模糊,也就越难在发展过程中自我定位,这将导致许多的公司、组织甚至是生意,在未来面对更严峻的挑战,”他补充说。
格里尔预料,那些价值观鲜明的组织将更容易找出合适的办法,及建立起自己的公信力。一旦受到挑战,它们更能够在司法体系或公共场所中,维护自身的权益。
“好必来对员工们照顾周到,给员工们的酬劳也比最低薪金制高出了许多,”他说。“这是因为该公司向来贯通一样的目的,这要归功于其创办人的信仰,这点对他而言十分重要。”
格里尔也赞扬基督教团体“世界救援会”(World Relief)拥有立场鲜明的基督徒政策,其首席执行员向格里尔透露,若该组织的信仰身份没那么鲜明,它将很难坚持其聘请基督徒的政策。
“这些组织拥有公开的使命,并且只招聘支持其使命的员工,这样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对自己的目标不清不楚,那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他说。“相对的,如果你明白有关组织存在的意义,比方说教会的存在是为了让耶稣基督的门徒相聚及传扬福音,倘若聘请非信徒或无法活出基督样式的人来执行教会的职务,这将会与教会的使命背道而驰。”
此外,组织目标透明的另一项优势,是能够解除人们的疑虑,让他们不必担心信奉基督教的伙伴们暗藏宣教的意图。
“我真的认为拥有明确的身份与目标,会让事情变得更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它将消除人们心中关于‘是不是有什么隐议程?还有一些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吗?’等问题的顾虑,并让人们看清楚‘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是做些什么的,我们也有许多美好的共通点可以与大家交流分享,’”他指出。
格里尔提到,路易•包乐协会(Luis Palau Association)与波特兰市公共系统之间的合作(由该市的同性恋市长启动),让基督徒学习到了,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基督徒与政府之间也有着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然而,在双方的合作中,该协会从未并淡化组织的定位、目标及意图,”格里尔说。
他认为,除非基督教组织对其使命及目标展现出绝不让步的精神,否则使命偏航的情况将持续出现。
“我想许多没有想尽办法来明确定位的非盈利组织,偏航的机率将相对提高,”他指出。
身为“希望国际”的领袖,格里尔想抗衡这股潮流,因此他不愿将视野限制于眼前的5年或10年,更让他感兴趣的是组织的“50年大计”或“100年宏愿”。
“当我走了之后,当现任领导层都离开以后,‘希望国际’还剩下些什么?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今天又能做些什么决定,来确保50年,甚至是100年以后,让这个组织依然坚持最初的使命来执行它的任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