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可鐸:生活在發達文化里,為何我們還不開心?
作家陸克鐸(Max Lucado)談到了關於幸福的智慧,強調變快樂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予鼓勵。
在聖經博物館星期一舉行的討論中,陸克鐸與全國社區教會(National Community Church)的馬克·巴特森(Mark Batterson)牧師同席,一同探索幸福的本質。陸克鐸最新著作題為How Happiness Happens (暫譯為「幸福如何發生」)。
在夏季時的一系列布道中,作者偶然發現了一些關於幸福的統計數據,這引發他探索該主題的興趣——一項哈里斯(Harris)調研表明,每三個美國人中只有一個覺得自己很開心。鑑於這項發現,他對該課題繼續進行調研,又發現了與之相關的其他幾項資料。
「怎麼會這樣呢?我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發達文化中。我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發達技術社會中,我們知道這雖遠非完美……但還是有許多值得感謝的東西。」陸克鐸說。
給予他啟迪的是該系列布道聚焦於聖經中關於「彼此」的那些章節,這是幸福的「秘密調料」。他回憶耶穌的話語,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以及他是如何看到這點的。當他捐獻的時候,他的精神振奮起來,自己更加快樂了。相比之下,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只產生悲哀,陸克鐸繼續說到。
在被問及為何會認為幸福難以找到時,陸克鐸回答說:「在我們今時今日是獨一無二、對我們這代人而言獨一無二、對我們社會同樣獨一無二的情況就是市場營銷名副其實的地毯式轟炸,想要告訴我們說我們並不快樂,目的就是讓我們買樣什麼東西讓自己開心,最終這並不會讓我們開心,只會讓我失望,然後又讓我覺得我需要再嘗試一次。如此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舉例來說,我並不曉得自己應該對自己的斑禿有什麼自我意識,直到電視廣告告訴我我不該有斑禿。」作者如此說,贏得聽眾一片笑聲。
他很快發現自己不停照鏡子。
「基督的反直覺信息就在於,當你積攢東西時幸福不會發生,當你分享時才是。當你擁有更多的時候,幸福不會發生,但當你給予更多的時候,那就會有幸福。」
「真正、持久、沒有人能從你這裡奪走的幸福就在於你能將其施捨出去。」
陸克鐸將幸福定義為「紮根深處、並不取決於處境的滿足。」
作家約翰·麥克斯韋爾(John Maxwell)在參與對話時表示,成功和影響深遠這兩者有區別。成功在於一個人已經做了、完成的事情。影響深遠則與他人相關。
「不可能在自私同時又影響深遠,」麥克斯韋爾還說,又快樂同時又自私也是不可能的。
陸克鐸則表示,有些時候人們需要專業的幫助以應對生活中的痛苦。
耶穌的要求就是按照他所行那樣去做,去侍奉,而不是被侍奉,並且犧牲自己的生命作為贖價,作家陸克鐸詳細解釋到。
「我覺得神想要我們開心,」陸克鐸說,「我認為我們有開心的道德義務。」
「如果教會由具有感染力的善良之人組成,那就會有更好的見證。」
陸克鐸最新的著作圍繞着聖經中大約50段「彼此」經文展開,而耶穌則是最好的鼓勵者。
在最健康的家庭里,每一個負面的說法都有五個積極的來應對,他提到。
「如果你想要鼓勵某人,你就是在他們的人生中扮演一個神聖的角色,」他如此說,特別提到聖靈的一個名字是保惠師(Paraclete),其意義是走在一起。
「被鼓勵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予鼓勵。你想要明天很快樂嗎?那就在今天讓別人快樂。」他說。
在問答環節中,陸克鐸被問到,是不是某些特定人格更傾向於感受到幸福,他回答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一些人更會沉思,甚至更加憂鬱。一些人則更加外向、更加積極。我認為對一些人而言,挑戰比其他人更大。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讓別人因為不開心而感到難過。」
「對自己好一些,」他說,「如果你屬於某種特定人格群體或類型。對你來說可能會更困難一些,但你擁有別人所不具有有的優勢……我們在這個領域都能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