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一种“无受害者”的犯罪?

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休·赫夫纳(Hugh Hefner)及其《花花公子》“哲学”崛起以来,色情是否对社会构成良性或恶性影响,始终是美国社会中一个持续不断且又充满争议的话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推进,色情成为这场运动公关宣传的一部分。色情反对者则被刻画成“老顽固”、“狂怒无能”,是紧张兮兮的宗教狂,妄图压抑健康的性表达。
我清楚记得,作为一名1970年代的年轻牧师时,卡特总统曾在白宫召开了一场关于色情的会议,令人震惊的是,该会议得出结论认为色情是一种“无受害者”的犯罪。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震惊、道德极度迟钝的说法。
最早的受害者,是那些在制作过程中被物化和非人化的女性。我曾采访过一位女性(是一位牧师的女儿),她曾离家出走,陷入色情行业。她后来设法挣脱了色情的罗网,重新找回了基督信仰,并走遍全国分享她的见证,警醒他人。出于天真,我曾问她:“你认识的那些从事色情表演的女性中,有多少人吸毒成瘾?”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说:“全部。你根本不可能在没有毒品麻痹的状态下做我们做的那些事!”
所谓“无受害者”的犯罪?几十年的社会经验告诉我们,色情如何让女性和儿童被非人化和物化。一项又一项的研究(包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米斯委员会”《司法部长色情问题委员会报告》,Attorney General’s Commission on Pornography,The Meese Commission)都指出,色情对许多男性具有成瘾性,观看色情的人往往需要不断追求更极端的内容,以获取同样程度的多巴胺快感。
也许最令人不安的,是色情在社会中日益普及的同时,暴力、硬核色情的内容也呈指数级增长,其中包括对儿童的猖獗性犯罪。
据《首要》(First Things)杂志《关于色情的叙事正在转变》(The Shifting Narrative Around Pornography)一文援引哈里特·格兰特(Harriet Grant)在《Guardian》的报道:“我们正面临‘一场日益加剧的全球危机’,执法部门与儿童保护专家一致指出罪魁祸首:‘过去10至20年来,免费观看、轻松获取的网络色情内容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警示,问题性的色情使用习惯可能成为人们观看儿童受虐图像的途径。”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Nicolas Kristoff)在其最新评论文章《这些内部文件显示为何我们不该信任色情公司》(These Internal Documents Show Why We Shouldn’t Trust Porn Companies)中揭露了这些传播有害内容的公司为了掩盖并散布其肮脏内容所采取的极端卑劣手段。
过去三十年来,首次接触硬核色情内容的平均年龄已从17岁降至11岁,这日益扭曲了年轻男性对性的理解。索菲·吉尔伯特(Sophie Gilbert)在其新书《女孩对女孩:流行文化如何让一代女性对抗自己》(Girl on Girl: How Pop Culture Turned a Generation of Women Against Themselves)中解释说,唾手可得的硬核色情“训练了我们大量的流行文化……将女性视为物品——作为应被压制、束缚、物化或施暴的对象。这种影响也塑造了女性自身。”
吉尔伯特指出,因此我们不应对“一项2019年的研究发现,在40岁以下的英国女性中,有38%报告在性行为中经历过不受欢迎的掌掴、掐脖、塞口或吐口水”感到惊讶。
证据确凿无疑。色情对女性、儿童和男性具有极端的毒性。女性和儿童被非人化、物化;男孩和男性的思想被扭曲,失去了成为上帝设想中的慈爱丈夫与父亲的能力。
硬核色情已导致“许多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许多成年人却视而不见不愿承认”。
我们必须拉响警报。Z世代(1998–2012年)已被这场色情瘟疫摧毁。我们必须设法从这条社交媒体的电子污流中拯救并保护受害者,并采取行动保护阿尔法世代(2013年起)免受类似的有害影响。
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必须广泛传播警讯:色情污染一切所接触之物。同时,我们必须充满爱心地解释色情如何将上帝宝贵的性爱恩赐——一种亲密和自我奉献的行为——撒但式地扭曲为一种剥削与攻击的手段(例如,那些低俗的性行为俚语,本应表达亲密,如今却用于指代暴力与控制人的行为)。
作为成年人,我们还必须坚决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保护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免于接触这种情感上的有毒废料。就在过去几天,我的家乡德克萨斯州成为第20个通过儿童安全法的州,该法赋予父母“对孩子下载应用程序的更多控制权”。
在联邦层面,参议员麦克·李(Mike Lee)已提出《淫秽定义法案》(Interstate Obscenity Definition Act),该法案将色情定义为“淫秽”,并禁止其传播。
所谓“言论自由”的捍卫者们将会反对李参议员的提案。但在这样做时,他们必须面对几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你是否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儿童在青春期前就普遍接触极端色情,性欲被塑造成对性暴力的反应?成年美国女性中有近四分之一据称‘在性行为中感到害怕’,原因是色情启发的暴力,比如掐脖?未成年色情使用者越来越多地伤害其他儿童?男性因难以避免的色情内容而被塑造成性侵犯?纯真变得愈发难以维系?”——乔纳森·范·马龙(Jonathon Van Maron),《关于色情的叙事正在转变》,载于《首要》杂志。
这场“万事皆可”的色情“社会实验”已经进行了太久,留下的只有满地受害者。够了,真的够了!早就该彻底取缔这种精神上的有毒废料了。
理查德·兰德(Richard Land)博士是文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优等生);也拥有哲学博士(牛津大学)和医学硕士(新奥尔良神学院)。兰德博士自2013年7月至2021年7月担任南福音神学院院长。退休后,他被授予名誉校长称号,并继续担任神学与伦理学兼职教授。兰德博士曾担任美南浸信会伦理与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1988-2013年),退休后也被授予荣誉主席称号。自2011年起,兰德博士还担任《基督邮报》的执行编辑和专栏作家。
兰德博士在他的每日广播专题节目《Bringing Every Thought Captive》和每周为《基督邮报》撰写的专栏中,探讨了许多适时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