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生活 |
研究:與上帝關係牢固的消費者不太可能購買自助產品

研究:與上帝關係牢固的消費者不太可能購買自助產品

(圖片:Getty Images)

雖然美國自助、自救產業的產業價值預計到2025年將增加到140億美元,但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上帝關係深厚的消費者不太可能在該市場上花錢。

然而,根據發表在《消費者研究雜誌》(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的一項研究,有一些跡象表明,更有上帝意識的人仍然可以被那些承諾屬靈成長和發展的產品所吸引。

杜克大學市場營銷教授凱莎·卡特賴特(Keisha Cutright)與勞倫·格雷瓦爾(Lauren Grewal)和博士畢業生尤金妮亞(Eugenia C. Wu)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說他們的發現在一些宗教和基督教教派中被證明是適用的。

「最終,我們發現的是,當人們在思考上帝時,他們有一種感覺,即他們因他們的所是而被愛,」卡特賴特在富卡商學院的一份聲明中說。「因此,對他們來說,去購買市場上這些營銷人員說會使他們變得更好的產品並不那麼重要。」

相信上帝或更高力量的人有 「更多被愛的感受,使自我改善成為一個較低的優先事項,」該研究的摘要解釋道。

研究人員評估了一些研究和檔案數據,以確定人們在多大程度上覺得自己是被愛的——這種特徵被稱為「上帝的顯著性」。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考察了美國近400個縣的消費者行為,以研究其與每千名居民的教會數量之間的關聯。他們發現,在宗教會所密度較高的縣,雜貨店購物者在推廣說會改善健康的產品上花費較少,如低脂牛奶或酸奶。

研究人員指出,當消費者不相信上帝時,以及當上帝被認為是一個懲罰性(而不是愛)的存在時,「上帝的顯著性 」不太可能減少對自我改善產品的興趣。

「真正重要的是人們如何看待上帝,」卡特賴特說。「當人們認為上帝是一位充滿愛、寬恕的存在時,這時他們就不會對自我完善的產品感興趣。但是,當我們遇到那些認為上帝是一個專制或懲罰性實體的人時,這種影響就不再存在,他們對自我完善產品表現出更大的興趣。」

他指出,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營銷人員推廣自我完善的產品。

「營銷人員可能想避開會有很多宗教項目的背景,或者地理上高度宗教化的地方,」卡特賴特說。

她補充說,那些能夠幫助宗教團體加強他們與上帝同行的產品可能會有更好的銷售效果。

「我們探討的另一個方面是,參與者將如何回應上帝想要鼓勵他們在靈性成長和發展方面有所進步的想法,」卡特賴特說。「我們發現,通過引入這個想法,降低他們對這些產品的興趣的效果消失了。因此,可能有一些方法可以挖掘人們對精神改善的渴望——也許是通過為產品或代言人配備一個與宗教團體有密切聯繫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