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一個音樂家如何成為天文學家並永遠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一個音樂家如何成為天文學家並永遠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對數百萬美國高中生來說,畢業季已經到來,一個問題正縈繞心頭:接下來該做什麼?上大學?工作?還是間隔年?

我十幾歲的時候,也曾思考這些問題,卻很少有答案。然而,我內心有一份熱情,最終引導我參與古生物發掘、拍攝超新星,並成為田納西州最大科學博物館的館長。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一些最偉大的發現並非誕生於講堂之中,而是源於對這個世界好奇和驚嘆的凝視。著名科學家並不是從博士學者開始的,他們起初只是懷揣問題、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的一生正是一個明亮的例子,展示了上帝的創造如何點燃激情,引發終身的研究,即使沒有正規教育背景也能如此。

1738年,赫歇爾出生於漢諾威(今德國)。他早年生活以音樂為中心,接受過音樂訓練,甚至曾是軍樂隊成員,後來移居英國。乍一看,赫歇爾似乎註定要走上一條表演和作曲的人生道路——這似乎與成為著名天文學家毫無關係。但正是他對學習的熱愛與對星空的敬畏,永遠改變了他的命運。

赫歇爾對夜空的興趣並非來自課堂教育,而是源於個人的探索。他對星星着迷,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望遠鏡,用手工磨製鏡片,白天從事音樂工作,夜晚便投入到對星空的研究中。他的老師不是某位教授,而是那浩渺寧靜的蒼穹——正如詩篇第19篇所言,「諸天述說神的榮耀」,這吸引了他。

1781年,在一次出於純粹好奇的夜空觀測中,赫歇爾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天體。他原以為那只是夜空中的另一顆恆星,但它的運動方式不同於其他星體——結果發現,那是一個新行星:天王星。這是自古代以來首次被發現的新行星,震驚了整個科學界。赫歇爾偶然間發現了一個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寶藏——不是因為博士論文任務,而是因為他對自然界充滿熱情。

這項發現之後,赫歇爾被任命為皇家天文學家,餘生都致力於觀測天空,記錄成千上萬顆恆星、星雲,甚至還發現了紅外輻射。他的旅程提醒我們,真正的教育往往不是始於課程或計劃,而是始於驚奇之心。

威廉·赫歇爾的故事教會我們,最偉大的啟迪和發現,往往來自我們願意抬頭仰望,觀察並讚嘆周遭自然的精妙之美。他的一生有力地提醒我們,由好奇心驅動的探索,能帶來改變世界的知識。

大衛·里夫斯(David Rives)是每周一期的科學與聖經新聞專欄作家,著有《無以計數的奇蹟》(Wonders Without Number)和《科學支持的21條經文》(21 Verses Backed by Science)。他是電視節目主持人、紀錄片製作人,也是關於恐龍軟組織、天體物理學研究等重大科學發現的主題演講人。他是世界領先的科學與聖經專家之一,也是 Davidrivesministries.org的創始人。大衛還是田納西州最大的科學博物館「奇蹟中心」(The Wonders Center)的創始人和主任。該博物館位於納什維爾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