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教宗利奧十四世、人工智能以及「誰是人類,人類是什麼?」

教宗利奧十四世、人工智能以及「誰是人類,人類是什麼?」

教宗利奧十四世的當選,再次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倫理議題上——「誰是人類,人類是什麼?」幾乎所有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重要道德與倫理問題,都深受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影響。

在許多方面,關於「誰是人類,人類是什麼」的問題,一直是每一個古今文明中至關重要的道德問題。然而,隨着人類「進步」到了21世紀,由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革命性技術突破,使這個問題被提出得更頻繁、更迫切,也更加複雜。

前天主教樞機主教、現任教宗利奧十四選擇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教宗利奧十三(1878-1903)在這些議題上的深遠影響。據報道,教宗利奧十四對現代對人類尊嚴的攻擊(尤其是AI)深感憂慮,並選擇這一名字,是因為利奧十三在其具有深遠影響力、極具先見之明的通諭《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1891年)中,對共產主義和自由放任資本主義都提出了有力批評。利奧十三利用這篇通諭為天主教「社會正義」思想奠定了基礎。

最近,還有一項鮮為人知但極為重要的神學事件發生了,我認為它應當對圍繞「誰是人類、人類是什麼」這一問題的討論產生積極影響。

田納西州一所規模不大但備受尊重的美南浸信會人文學院——聯合大學(Union University)的教職員工們,發表了一份極為重要的文獻,名為《聖經人類學框架》(A Framework for Biblical Anthropology)。

《聖經人類學框架》:

「旨在闡述並總結聖經關於人類本性與何為人類的教導。」

這份《框架》聲明直言不諱其基督教立場,理應如此。它以非凡的簡明性闡述了「聖經人類學」的要點。

《框架》是一份值得稱讚的文獻,全面概述了上帝在聖經中向我們啟示的關於他自己以及關於我們的信息——包括個人和集體——我們都是照着「神的形象」被造(創世記1:26-27)。從今往後,我將在每一次向學生或會眾服事的機會中使用它。

文獻本身就是神學與語言簡潔性的傑出典範,要簡單總結並不容易。然而,我將盡力而為。

《框架》強調了關於人類本質的一些極為重要的真理,這些真理對於「人類」這一身份的定義至關重要。例如,《框架》宣稱:

「一個人的身體與其本體之間有不可分割的聯繫。我們的身體並非無關緊要,這從福音中對身體復活的強調可見一斑(約伯記19:25-27;路加福音24:36-43;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哥林多前書15:12-58)。身體的價值、重要性及其神所賜的本質意味着,我們的身體並不只是我們真正身份的外殼,不應被隨意更改以迎合某種內在的身份感。」

《框架》是一份真正非凡的教學文獻。它旨在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基督教信仰,尤其是在關乎人類在耶穌基督里應有的定義與歸屬方面。《框架》的總綱開宗明義:

1.由神創造

2.擁有神的形象

3.被造為有身體與靈魂的存在

4.被造為男性與女性

5.被設計用於繁衍後代

6.被賦予對地球的治理權

7.被造為與神交通

8.被造為群體中的個體

9.墮落

10.在基督里得恢復

「在基督里得恢復」這最後部分或許是《框架》表述最為動人的章節:

人類的偉大盼望,是借着基督之工所帶來的恢復:他的誕生、無罪人生、死亡、埋葬、復活、升天與最終再來。凡悔改認罪並信靠耶穌的人,將得蒙赦免,與神重新恢復那在伊甸園中失落的交通(約翰一書1:2-3)。救恩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神的形象在我們裡面得更新,讓我們能效法基督的形象(以弗所書4:23-24;歌羅西書3:10;雅各書3:9;使徒行傳17:28;羅馬書8:29)。這種在基督里的更新,並不完全消除罪在今生的影響,我們仍然要與罪與試探爭戰,在成聖中成長(羅馬書6章)。然而,這救恩是我們盼望的根基,確保我們的赦免、恢復與榮耀(羅馬書10:9;哥林多前書15:58;約翰一書3:1-3)。當基督再來,信徒將變得與他相似(約翰一書3:2)。這就是我們「所盼望的福」(提多書2:13),那時我們將見到我們的救主,他將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5)。

在效法基督形象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停止成為人或受造物。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的區別,是基督教神學的核心,這一區別從未被消除或取消。簡而言之,我們並非「神化」。但我們確實得以改變,並得榮耀(羅馬書8:17, 20;哥林多後書3:18)。惟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上帝原本要我們成為的人,因我們被塑造成他兒子的形象。

我不確定還有什麼方式能比這更準確、更簡明地表達這些真理。因此,我不會再嘗試重新闡述了。

請下載《框架》。相信它,使用它,把它分享給你所能接觸的每一個人。

理查德·蘭德博士(Dr. Richard Land)是南方福音神學院(Southern Evangelical Seminary)校長,基督郵報英文版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