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教宗方濟和約爾·歐斯汀在個人轉變問題上的偏頗

教宗方濟和約爾·歐斯汀在個人轉變問題上的偏頗

Wallace Henley

教宗方濟和約爾·歐斯汀(Joel Osteen)最近的言論讓我想起了1974年時與查克·寇爾森(Chuck Colson)的談話,我與他在尼克松主政的白宮裡當同事時相識。

先說方濟和歐斯汀:

教宗在4月8日發布的主題為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 ,The Joy of Love)的宗座勸諭,為羅馬天主教會在性行為、婚姻方面的眾多教導設定了新方向。「論離婚和再婚,教宗呼求更多恩典、少些教條,」這是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報道的標題。「教宗方濟堅信,不僅僅是規矩,良知更會帶來虔誠,」這是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的標題。

這些標題表明,輿論所感受到的乃是方濟削弱了教義在引導性道德和婚姻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

與此同時,約爾·歐斯汀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採訪中被問到:「你沒有告訴人們地獄和悔改的內容,有沒有覺得自己是在騙人?」

不,歐斯汀回答,因為問題不在於「地獄火湖和硫磺」之類,而在於「大多數人已經被生活打擊得夠多了。」芸芸眾生所需要希望的乃是他們「能夠升得更高」。

確實,芸芸眾生已經被罪和罪的後果「打擊得夠多了」,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真正的恩典與確實的寬恕,這只能通過真正的悔改而來。這就是查克·寇爾森在信靠基督為自己的救主時所明白的事情。

我與寇爾森的這次談話發生在1974年,當時他剛成為福音派基督徒不久。

寇爾森向我提出一個難題:儘管美國看上去是一個非常堅定而虔誠的國度,為什麼我們還遭遇那麼多社會、道德和屬靈上的困境?如果這個國家有充滿大能的教會講壇,那麼依據聖經原則而生活的熱忱、整個社會的轉變又在哪裡呢?

這又把我們的話題引回到方濟教宗和歐斯汀牧師這裡。他們似乎相信,真正的轉變並不如追隨個人自己的良心(教宗)以及讓自己感覺良好(約爾·歐斯汀)那麼重要。

我感謝神,教宗把以道德為主題的談話引導到了恩典上。我也感謝約爾·歐斯汀熱心於幫助他人找到希望。這些都是重要的主題,也為聖經所肯定。然而,教宗和歐斯汀都因為缺乏對聖經整體認知的智慧而很容易有所偏頗。

論及恩典:「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彼得前書2章16節)。論及希望,使徒彼得要求耶穌的信徒們「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章15節)

這幾段經文表明,「恩典」和「希望」並不基於隨心所欲的主觀判斷。神所展示的真理乃是客觀的,並不取決於個人偏好或感受。如果個人良心在塑造的時候就有缺陷,那追隨良心就可能把人帶往災難——這也是教宗承認的。

論及希望,任何主觀信息、否認罪的客觀後果都能不能歸類為「福音」——好消息。如果不能直視真理中壞消息——審判和地獄這部分內容,那「好消息」又有什麼意義呢?

要理解歐斯汀教義中主觀主義的本質,不妨設想一個醉漢在摩天大樓的邊緣上跳舞的情形。最確鑿無疑的欺騙也莫過於所有可能對醉漢施以援手的人都鼓勵他自己感覺良好、獲得希望、開發「爬得更高」的潛能。事實上,如果這個迷醉的樓頂舞者發生不測,那些主觀主義的「救援者」也會因為違背了萬有引力定律而難辭其咎。

以西結書33章8-9節不禁映入腦海:「我對惡人說:『惡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結若不開口警戒惡人,使他離開所行的道,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惡人轉離所行的道,他仍不轉離,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

我們要超越外部規條而成熟、服從於基督的心思,並接受因此而改變的心思意念所引發的道德行為,教宗方濟和約爾·歐斯汀在這裡是對的。(參考羅馬書12章1-2節,腓立比書2章5-11節)

按照埃蒙德·伯克(Edmund Burke)的說法,人們所獲得自由正比於他們為自己的衝動本能戴上枷鎖的意願。這種意願來自於一顆渴望順服聖經真理的心。

耶穌對他教會最根本的命令出現在了「大使命」中(馬太福音28章18-20節)。許多基督教教派都更為看重傳播福音——為信徒施洗,比讓萬民作門徒更為看重。事實上,宣揚福音、造就門徒,施洗並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同一個整體的各個部分。

有許多消息來源都披露,很多人未能看到造就門徒對福音整體至關重要,民意調查專家喬治·巴納(George Barna)得出令人憂心的統計數據表明,大多數認定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常常與那些非基督徒擁有差不多的世界觀。

教宗方濟說的很對,「良心」一定是有所來自。這應該來源於內心的轉變,而這是外部操練的結果(學習耶穌基督徒和聖經真理,成為其門徒)。

我們一直為美國的行將淪落、亟待改變而呼求。這不是政客、法院能解決的問題。當政府試圖發動道德革命的時候,結果只能是神權形式下的嚴厲律法主義。

如果我們想要國家發生改變,那麼國家裡的教會必須改變。教會必須成為一個門徒造就者,而不僅僅是給信的人施洗。一個改變了的教會將會帶來改變了的人,他們會帶來社會和文化的改變。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