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教會替換掉「站起來相互問候」儀式的七個步驟

教會替換掉「站起來相互問候」儀式的七個步驟

我還沒想到對一個話題的回應可以如此毫無爭議。在這裡,許多人都聲稱自己真心不喜歡禮拜中集體起立並相互問候的環節。

2013?6?11 LifeWay Christian Resources • (THOM S. RAINER) SBC

坦白說,也有一些為此環節辯護的言論。我將數百條回應大致分成三類。

1,訪客:絕大多數訪客並不喜歡站立並相互問候的環節。幾乎沒人說喜歡。

2,外向型性格的教會成員。這個人群是對站立並相互問候環節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真心喜歡與陌生、熟識之人說話。

3,教會的其餘成員。大部分教會成員不喜歡這種做法。這是讓他們芒刺在背的禮拜環節。

因此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訪客都不喜歡站起來相互問候這個環節,而教會成員里的大部分人也不喜歡。這樣的結果就是許多教會取消了這種做法。

但教會領袖們要尋找其他途徑,讓會眾們在禮拜時保持友好。我將在本文接下來的部分分享一些自己找到的新方法。

1,準時結束禮拜。最自然而然產生友誼與交往的時刻就是每次禮拜結束的時候。但要是禮拜拖沓太長,許多人就着急忙慌去兒童託管處那裡接孩子了,要麼就是趕赴下一個日程安排。

2,將最外向的成員派遣到關鍵位置上。有一個教會將一位非常外向的年長女性安排為兒童託管處的接待員。她唯一而又重要的任務就是接待家長和孩子,明確指導他們該去哪裡,要做什麼。

3,邀請你最有交際意願的教會成員去坐在訪客身邊,與他們交流。站起來相互問候環節最堅定的支持者就是這些很有交際意願的教會成員。換一種新方式來發揮他們的作用。如果他們找到的人並非訪客,那也沒什麼關係。教會成員交互聊聊也很好。

4,請你教會裡那些有交際意願的成員有意識地在禮拜前、禮拜後與人群混合在一起。這裡當然有一些模式可以探尋。那些樂於交際的成員會想要表現得外向。要許可他們這麼做。有一些教會甚至為這些人提供培訓。

5,要有明確的指示導引牌,告訴訪客應該去哪裡。一個教會曾在每個重要入口都放了這麼塊牌子:「來賓您好:請依據指示牌,到我們的咖啡廳小聚,或者帶着孩子去我們的安全區。」

6,在禮拜結束時,鼓勵大家相互交談。如果禮拜準時結束,那就要鼓勵人們在散場路上相互交流。那些有意願的人就會這麼做。其餘的也應該被許可不這麼做。

7,讓願意主動幫助他人的人穿上有顯著標誌的衣服或佩戴標誌。我最近出席過一個聚會,那些願意提供幫助的人就穿着色彩明亮的衣服,帶着很明顯的標誌。我還知道有個教會也做同樣的事情。這個標誌上用很明顯的字體寫着:「我很樂意提供幫助。」

說到底,友誼不僅僅是態度,更是氛圍,而並非什麼有計劃的行動。領袖們應該提供這樣的榜樣,並不斷提醒成員要殷勤好客,永遠保持友善。

許多教會裡,站起來相互問候的儀式正慢慢消失。上面這些做法也許能取而代之。我想聽聽你們對此的意見。

本文最初發表在這裡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