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教會&事工 |
路德教會與東正教會就《尼西亞信經》爭論達成協議

路德教會與東正教會就《尼西亞信經》爭論達成協議

Getty Images

世界路德會聯合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簡稱LWF)和東正教會宣布就《尼西亞信經》中「和子說」(Filioque)條款的爭論達成一致。該條款在一千多年前曾引發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的分裂。

「Filioque」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和子」,是在中世紀時期被添加到《尼西亞信經》中的,目的是在信仰聲明中說明聖靈來自父神和聖子。

關於聖靈是否來自三位一體中的兩位的爭論導致了1054年的大分裂,將基督教分裂為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

在周二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世界路德會聯合會和東正教領導人解釋說,他們同意「建議使用希臘原文的譯文(不含『Filioque』),希望這將有助於彌合兩個教派之間的長期分歧,能夠共同使用尼西亞大公會議(325年)和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381年)的信仰告白」。

他們繼續說道:「重新關注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條的原始措辭可能會鼓勵人們重新對三位一體和聖靈的作用進行神學反思。」

「此外,我們都申明,在我們的三位一體教義中,聖父是聖子受生(generation of the Son)和聖靈發出(procession of the Spirit)的原因(αἴτiος)」。

該聲明也被稱為《世界路德會聯合會與東正教神學對話聯合國際委員會共同聲明》,是兩個教派機構40年對話的副產品。

世界路德會聯合會和東正教領導人還將《共同聲明》視為2025年之前的「和解標誌」。2025年將是尼西亞大公會議召開的第1700周年。

《尼西亞信經》以位於現代土耳其的古城尼西亞命名,最初寫於325年,後經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修訂。

該信條是針對阿里烏斯主義(Arianism)而制定的。阿里烏斯主義是早期教會的異端邪說,聲稱父神創造了耶穌,因此耶穌不是三位一體中平等的一部分。

據報道,「和子說」最早是在589年托萊多第三次會議上被加入《尼西亞信經》的,以進一步強調父神和聖子的平等地位。

然而,許多東方教會對這一措辭提出異議,認為它沒有正確反映神聖三位一體中三位之間的關係。這一點,加上對羅馬主教試圖對其他地區機構施加權力的擔憂,導致了1054年的大分裂。

1999年,世界路德會聯合會與羅馬天主教會簽署了一項協議,即「關於稱義教義的聯合宣言」,旨在解決兩個機構在因信稱義的性質問題上存在的神學分歧。

後來,世界改革宗教會聯合會的代表於2017年簽署了《聯合宣言》,該宣言稱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現在能夠闡明對我們因信基督而蒙上帝恩典稱義的共同理解」。

宣言部分內容指出:「它並沒有涵蓋任何一個教會關於稱義的所有教義;它確實包含了對稱義教義基本真理的共識,並表明在解釋稱義教義方面的其餘分歧,不再是進行教義譴責的理由。」

世界路德會聯合會成立於1947年,總部設在瑞典日內瓦。據報道,它在近100個國家擁有150個成員教會,代表着7,700多萬路德會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