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天堂小屋》:挑戰我·困擾我

《天堂小屋》:挑戰我·困擾我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基督郵報或其編輯的意見。)

首映後第一周,我就看了《天堂小屋》(The Shack)這部電影。雖然之前沒有讀過原著,但我已經讀了不少講述該片如何介紹基督教三位一體神的文章了。所以我可以說自己是帶着期待進入影院的。

電影中確實有些情節讓我很困擾,也有些部分我很欣賞。然而,我今天寫作本文的目的並非徹底檢驗該影片的神學理論。我只是打算關注其中一些對我有益處的元素,以及最讓我困擾的內容。

《天堂小屋》將神表現為一個和藹可親的創造者,想要與每個人類擁有親密的友誼。儘管他創造出來的那些受造之人任意妄為,做出一些壞的決定,這讓他很難過,但他根本不對他們生氣。

當劇中人麥克(Mack)問到神對罪的憤怒時,神完全否認他會有這樣的想法。

「罪本身就是一種懲罰,足夠了。」他說。

這部影片裡的神覺得沒必要把自己的權威強加給任何人。他並不熱衷於制定一系列的誡命,要求人們去尊重。他喜歡一切都成為「朋友間的交流對話。」

該片對神的描繪有時很不到位,有時則異端過頭了,但並非完全沒有任何聖經真理。比如,我覺得該片很恰當地涉及到了神的一部分本性。

該片暗示神與所有人有關聯——信徒、非信徒都是——用一樣的方式,這當然不對。神以烈怒對待那些以不信悖逆他之人(約翰福音3章18節)。但對於如何對待那些在神的愛子中尋求庇護的人而言,我覺得《天國小屋》還是涉及到了一些聖經真理——從個人角度而言,這些真理對我有所挑戰。

我覺得要視神為聖潔、公義、可敬畏很容易,但要我看到神能稱我為朋友(約翰福音15章14節)就難了。對我來說,把那個偉大的「我在」看成與我同桌共餐或時不時在門廊上聊聊天的人,那就很難了,而電影裡他就與麥克做了這些事。不過,這不就是耶穌與他的門徒們的互動方式嗎?

耶穌稱呼那些男男女女為他的朋友,也待他們如朋友。他與他們一同吃喝(約翰福音21章12-13節)。他侍奉他們(約翰福音13章1-20節)。他與他們同哭泣(約翰福音11章28-35節)。約翰覺得把頭靠在耶穌胸口也很平常愜意(約翰福音13章23-25節)!在耶穌和他的追隨者之間,的的確確是一种放松、友好的動態關係——和我在《天堂小屋》裡看到的一樣。

然而,這個故事裡最讓我困擾的部分是其對神完全缺乏敬畏。故事將人與創造者的關係描述得太隨隨便便。麥克和神一起笑、一起吃、一起哭、一起在湖邊散步——但麥克從來不敬拜神。他對這位被稱作「以撒所敬畏的神」(創世記31章42節)沒有正常的敬畏。然而這卻似乎絲毫沒有觸怒神。他並不想要麥克的崇敬與敬拜,他只對麥克的友誼和愛有興趣。

福音書對人應該如何與神產生關聯描繪與影片不同。儘管門徒和耶穌在一起很愜意,日復一日感受到耶穌對他們的友好態度,但他們並沒有把耶穌看作與自己一樣的人,也沒有如此對待他。耶穌是永恆、超越、全能的神。

他們僅僅是耶穌會對其說出這樣話的凡人:「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加福音17章10節)

耶穌的門徒拜他(馬太福音28章9節)、稱頌他(路加福音19章38節)、親他的腳(路加福音7章38節)、用香膏澆在他頭上(馬太福音26章6節)。他們敬拜稱呼他們為他朋友的這一位——而我在《天國小屋》這個所謂的基督教故事裡從來沒看到過這些內容。

毋庸贅述,人們不應該從幻想小說和電影裡學習神學。我很明白,許多《天堂小屋》的擁躉們會說,作者並不是寫神學論文。他們會說作者從來沒想讓自己的著作成為一些人對神觀點的主要來源。我贊同這種觀點與否並不重要,因為無論動機如何,人們都會從這故事裡得出許多神學上的結論。

我希望每個看過並喜歡《天堂小屋》的人都能打開聖經,看看神是如何描述他自己的,愛神的真實的樣子:父(馬太福音23章9節)、朋友(約翰福音15章14節)、保惠師(約翰福音16章7節)、要尊為聖(彼得前書3章15節)、可畏(哥林多後書5章11節)並敬拜(約翰福音4章23節)。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