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当前页面: 教会&事工 |
牧师夫妇谈丧女之痛和神的信实:“他不浪费痛苦”

牧师夫妇谈丧女之痛和神的信实:“他不浪费痛苦”

埃德和丽莎·杨

作为德克萨斯州团契教会的长期领袖,埃德和丽莎·杨在引导他人度过失落、成瘾和痛苦的挑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几十年来,他们始终与他人分享一个明确的信息: 上帝存在于苦难之中,即使在痛苦中也有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且治愈总是可能的。

但在2021年1月,这对夫妇在经历了每个父母的噩梦:他们的大女儿李贝斯(LeeBeth)的死亡后,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相信了他们多年来所宣扬的信息。

在接受《基督邮报》采访时,杨氏夫妇回忆说,李贝斯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女儿、姐妹和朋友,她积极参加教会的同工活动。然而,她却在酒精和阿德拉(Adderall)的依赖中挣扎,以此来控制与焦虑和抑郁的斗争。

丽莎说:“她是一个很好的人,一个伟大的基督徒;她热爱教会。她开始自我治疗焦虑和抑郁的痛苦,并做出了一些错误的选择。”

李贝斯去世的那天晚上,她正在杨家醒酒,此前她曾有过一段特别严重的酗酒期。

李贝斯

“她狂喝阿德拉(Adderall),我去把她接回来,”艾德回忆道。“我们带她去看了一位很棒的基督教治疗师,治疗师建议她当晚住在我们家,让她清醒一下,从亢奋中走出来”。

埃德讲述了他让李贝斯躺在他们游戏室的床上,对她说“我爱你”并亲吻她额头的那一刻,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悲剧发生时,他正在写一篇关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文章。

“我正在写草书,写到《创世记》22章9节。上面写道:‘亚伯拉罕把以撒放在祭坛上。’我刚写完祭坛,放下句号,就听到了声音。我跑进游戏室,大喊她的名字。实际上,她已经死了,”他说。

在痛苦中,亚伯拉罕在祭坛上献上以撒这一巨大的信仰之举,让杨氏夫妇将自己的故事隐喻地放在祭坛上,说:“神啊,无论你想如何使用它,我们都会做你想让我们做的事。”

在他们的新书《穿越痛苦的道路:如何在你永远不会选择的事中,深化信仰并经历喜乐》中,杨氏夫妇坦率地讨论了他们的家庭在李贝斯去世后从悲伤和愤怒到希望和治愈的历程。他们说,分享他们的故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宣泄,同时也是纪念他们的女儿和帮助他人在痛苦中找到治愈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我会做噩梦,会有可怕的、一闪而过的想法: ‘如果我的家人出了什么事怎么办?’我还能继续下去吗?如果丽莎或孩子们出了事怎么办?我会放弃一切吗?当这一切发生时,我无法向你描述上帝的恩典、爱慈爱和怜悯,”艾德说。

丽莎补充说,在他们的服事过程中,他们总是坦诚地讲述自己的生活,无论是美好的还是充满挑战的时刻。他们希望纪念李贝斯,公开讨论她与毒瘾的斗争,强调毒瘾是一种疾病。

她说:“这是一场混乱的死亡,是一场失序的死亡。你的孩子比你早死,这看起来太不真实了。作为牧师,我们有一个与毒瘾作斗争的女儿。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件混乱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正在教导和宣讲上帝的美德、为人父母者和所有这些不同事情的人。但在她去世的那天,我们得出了一个并不难得出的结论:上帝不会浪费痛苦。我们不想粉饰它。”

丽莎在书中写道:“如果我没有锚定在我的救主身上,我的船早就翻了。”她强调了灵性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每天与上帝的接触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信仰的银行账户”,可以在苦难不可避免地来临的时候使用。

“人们会说,‘你永远不会为这样的事情做好准备’,”艾德说。“丽莎一开始说‘是的’,后来她想,‘不,你们可以为此做好准备’。‘我们准备好了’,因为每次我们与上帝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读他的话语,我们在祷告中与他交谈,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只是在建立那个银行账户”。

李贝斯去世后,杨氏夫妇送给其他孩子一件锚形饰品,以提醒他们希伯来书6章19节中的真理:“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

杨氏夫妇在书中概述了四个符合圣经的治愈步骤: 承认你无法独自处理痛苦;相信耶稣是爱你的上帝和锚;通过每日灵修、祷告和研读圣经来选择祂,并在社区中发现希望和医治,依靠基督肢体的支持。

丽莎说:“你不能与世隔绝;你必须向社区靠拢,这就是基督的身体,当地的教会。我和埃德一直在接受祈祷、短信、电子邮件和电话,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给予他人的。基督的身体是治疗的培养皿。”

这对夫妇还强调了在面对痛苦时从问“为什么是我?”转变为“现在怎么办?”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上帝可以使用他们的痛苦达到一个更大的目的。

“说‘为什么’是很自然的,‘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什么会这样?’李贝斯很美。她一方面对自己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却没有信心。为什么是我们?如果你不小心,你就会停留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我’。这就是我的焦点。最终,你必须走到这样一个地步:‘好吧,上帝,现在怎么办?你想用这种痛苦做什么?’因为你不会让它白白浪费。这种从‘为什么是我’到‘上帝,现在怎么办’的转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这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说,他们祈祷自己的故事能够帮助他人度过各种痛苦,从毒瘾、离婚到经济困难和疾病。他们强调了苦难神学的必要性,以及上帝在困难时期的良善。埃德说:“任何健康的神学都必须有关于苦难和痛苦的神学。很多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真正谈到这一点......苦难是上帝旨意的一部分。”

杨氏夫妇说,他们已经能够在痛苦中看到目的。他们的悲痛之旅“激发并稳固”了他们的家庭,使他们更加接近主、敬拜和彼此。他们分享了这一历程如何改变了团契教会的面貌并扩展了他们的康复计划。

艾德说:“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永远也走不进的大门。在此之前,当人们经历痛苦时,我肯定会感同身受,但随后我就会继续前进。而现在,在面对痛苦时,我的态度完全不同了。”

虽然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在他们的故事中做工,但杨氏夫妇承认,他们“每天”都在悲伤,他们愿意付出一切让李贝斯回到身边。然而,他们并不像那些没有希望的人那样悲伤。

丽莎说:“我们真的相信(上帝),相信永恒。李贝斯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在岳父教堂的舞台上把她献给了上帝。我们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这个孩子,我们会好好照顾她。’当她不再属我们管理时,她去和她的天父在一起了,虽然很难说,但那就是她的家。”

“我们在团契教会传道32年,分享32年;现在人们在看在说:‘他们说的真的是真的吗?他们真的相信即使在你受苦的时候,上帝也在那里吗?’《新约圣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徒保罗就是这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