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神交談
如果想要和一個朋友進行一次重要的談話,你會如何進行呢?對一次成功的拜訪而言,有哪些必要的組成部分呢?
至少有一點,那就是你們倆都得參與到對話中吧。如果只是一個人唱獨角戲,那就不是交談了,不是嗎?
現在想象一下與宇宙創造者的對話吧。這可能嗎?當然。而且,就像別的談話一樣,與神交流包含了雙方的發言與雙方的聆聽。
神在1500年間通過40位不同作者寫下66卷書。舊約和新約共同組成神對屬他之民所說的話。感謝神,「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換言之:「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得後書1章21節)
論及聖經,你不必考慮這是不是真從神而來。聖經是受啟示、無謬誤的話語。當神的孩子們今天閱讀聖經、聆聽別人教導並宣揚聖經時,聖靈就繼續對我們說話。當我們通過禱告和聖經與神交談,神就對我們的心思說話。
聖經從本質而言,是神寫給他孩子們的「情書」。如果你想要渴望定期與主進行交流,你需要培養對聖經的渴望。耶利米先知這麼表述他的饑渴:「我得着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15章16節)
靈性成熟的唯一途徑就是靠神的話語來餵養,然後將其付之實踐。彼得曾寫到:「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彼得前書2章2、3節)
當信徒選擇默想聖經,與神交流的大門就打開了,各種想法和洞見開始涌流進你的心思。聖靈通過神的話語做工,將神的心思和神的意願告訴他的兒女們。
詩篇作者宣稱:「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篇105節)也就是說,聖經照亮我們接下來的道路,還有我們未來人生的門徒之旅。對信徒而言,這條道路終有一天會在天堂中到達巔峰。
大衛說過:「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篇11節)當我們在走向天國的道路上,神渴望每天與他的孩子有交流。
當我們向神禱告,我們就向主敞開了自己的內心和靈魂。我們這麼做,就是承認自己的罪;讚美神的名;向神對我們祝福表示感恩;將我們懇求帶到神面前。因為禱告是基督徒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信徒被教導要「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我們應該全天候都參與到與神的交流中。
神想要聽到我們的禱告,因為他渴望與我們有親密關係。用詩篇作者的話來說:「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我的救恩是從他而來……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62篇1、8節)
上一次你向神傾吐心聲是什麼時候了?現在想象一下,每天你都這麼做,同時每天用許多時間聆聽神通過聖經對你說話。思想聖經里的段落能帶來新的洞見、清晰的指引、巨大的鼓舞、使人歸正的智慧還有蒙福的保證,也就是「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章7節)
與神交談是雙向車道。閱讀聖經、思索經文激勵着我們去禱告,而禱告增加我們更加去閱讀神寫給我們這封情書的渴望。一旦你進入這樣的過程,那使人神清氣爽、身心愉悅並精力充沛。
耶穌說過:「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翰福音15章7節)想想吧,為什麼是這樣。我們在神的話語裡花的時間越多,我們的信仰就越堅固。當我的信仰變得越堅固,那我們就得到更多對禱告的回應。
當我們花時間在神的話語裡,我們的禱告就越頻繁,就越以更大的信心禱告,反之,忽略聖經則導致一個軟弱、無效的禱告生活。如果我們沒有每天都深入到神的話語中,我們就失去持續禱告的動力,而且我們也失掉在信仰里禱告的能力。
耶穌曾引用過這段舊約經文:「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正如我們要餵養身體來維持健康一樣,我們也要靠餵養靈魂以增進靈魂的健康。
愛孩子的家長非常樂於與孩子們談話。同樣,神愛與他的孩子們交談。聖經告訴我們「以諾與神同行」(創世記5章24節)而且「挪亞與神同行。」(創世記6章9節)同樣的話能說到我們身上嗎?你我有沒有每天都與神親密同行呢?
想想吧,如果這些知名段落和熟悉的聖經經文成為我們生活旋律、我們內心的最高目標,那會發生什麼?
「就一次與你更親密的同心,求你答應,耶穌啊,這是我的懇求,每天與你親密同行,願此成就,親愛的主啊,願此成就。」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詩篇42篇1、2節)
聖靈很想要在我們心中持續不斷地創造出這種渴望。你我願意在今天呼求聖靈,邀請他用更多禱告的能力、對神之話語更大的饑渴來充滿我們嗎?
正如穆迪(D.L. Moody)曾說過那樣:「我們必須每天都被聖靈充滿,因為我們都是有漏洞的器皿。」這是為什麼聖經和禱告對要活出一個有效、為神所喜悅門徒生活不可或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許我這兩篇相關文章也會對你有所幫助:「吃到餓」 (Eat Until You Are Hungry)以及「喝到渴」(Drink Until You Are Thirsty)。
本文作者Dan Delzell是內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Papillion)的泉源路德會(Wellspring Lutheran Church)牧師,也是基督郵報的定期供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