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瘟疫中尋求耶穌
「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之際,類似耶穌早期追隨者所說的這句話在許多人心裡徘徊。隨着瘟疫傳染到每個大洲,成千上萬人罹難外加數十億人的生活被攪繞,前面這句話所帶來的感觸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讓我們揪心。
這次恐怖危機中,耶穌在哪裡呢?教會關門了,團契失散了,我們又去哪裡尋找耶穌並他的追隨者呢?耶穌與這兩位早期追隨者的交流揭示了我們面對危機時的三種反應。
馬大和馬利亞是耶穌最虔誠的追隨者,她倆急切地懇求這位神跡製造者到場並幫助他們瀕死的兄弟拉撒路。這要求似乎合情合理。兩位女性在家裡招待了耶穌並支持他的傳教工作。拉撒路不僅僅是她們的兄弟,更是耶穌的密友。耶穌就在附近,然而,他等待並默默停留,直到拉撒路死了。
和今天我們中許多人一樣,馬大和馬利亞迫切盼望他們所愛之人能被治癒,也疑惑於耶穌似乎杳無音信。他們哀毀骨立,悲痛溢於言表。他們接下來的做法對我們都有指導意義。
為失去的生命而哀痛
我們在約翰福音11章里所能讀到的悲痛躍然紙面。我們讀到了馬利亞、馬大,他們的家人,全都為拉撒路的死而悲痛欲絕。他們如此哀嘆:「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哀嘆是「因痛苦哀傷而情緒激烈表露」,在通篇聖經中都很常見。在詩篇13篇1節中,大衛王,正如他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哭喊哀嘆:「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
我最近在阿根廷還有別的五個國家旅行,拍攝紀錄片IN PURSUIT OF JESUS(暫譯為「追求耶穌」),探究人們如何在自己個人與文化體驗中看待、遇見信仰。在阿根廷,我發現當地在1970和1980年代軍政府上台執政時導致了全國性的悲劇。
超過3萬阿根廷人被綁架、折磨並暗殺。那些失蹤的人被稱為「被消失者」。我們知道他們慘劇的原因是他們勇敢的母親們、祖母們公開為他們哀嘆,無懼可能的死亡後果。他們的哀嘆不僅僅是情感釋放,更是危機中對變革的呼聲。
我們受召使用這種哀痛的意識來擊敗當前的危機。這總是哀嘆必然後果。馬大、馬利亞和悼念者們都是在遵守歷史悠久的悼喪傳統,不僅僅彼此如是,在他們所信卻常常不理解的神面前也如是。所以,他們以哀嘆來質疑耶穌:「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你知道嗎,耶穌歡迎我們帶着這樣的言辭來接近他?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問自己:「這要持續多久啊?」「你為何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你的計劃怎麼會是這樣呢?」你的悲傷哀痛很契合聖經傳統。
就像與居喪的馬大和馬利亞在一起的悼念者們一樣,每個人都當「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耶穌並沒有因他們的哀傷而譴責或批評他們,事實上,耶穌是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耶穌看到馬利亞和悼念者們哭泣,隨後約翰福音11章35節就記載了這麼簡單的一句:「耶穌哭了。」每當我們看到新的罹難者數字時,請大家要記住這並不僅僅是數字,而是有姓有名的人,還有那些為他們哀悼的家人、朋友們。要尋求耶穌,我們必須為因此失去生命這無以言表的悲傷而哀痛。
繼續對耶穌說話、談論耶穌
一直聽到有人說「禱告能改變什麼嗎?」,我也發現這是很大的啟示。有時候,禱告並不能改變處境,但能改變我們。這讓我想起了福音界傳奇歌手馬哈利亞·傑克遜(Mahalia Jackson)所唱那非凡的歌詞:「主啊,不必移那山,但請賜我攀登的力量。主啊,不必移走那攔路石,但請讓我安然繞道。」這首歌展示了我信心尚未達到一個層次。但這確實是在我們所生活這不確定的時代中能提供安慰的真理。「主啊,請改變我。請幫助我在無論發生什麼的情況下都信靠你。」
在我與南非人交談時,我體驗到了這種信仰,當時我在拍攝南非人關於他們國家在結束可怕的種族、社會和經濟隔離(即種族隔離制度)26年後的狀況。大家都表示失望,希望能走得更遠,但也對改變抱有很大的希望。為什麼會這樣?有人在鏡頭前告訴我:「我們仍然在禱告,相信通過我們的禱告和努力,耶穌會帶來改變。」
令人驚奇的是,即使在悲傷和迷失的時候,馬利亞和馬大仍然繼續和耶穌說話。她們相信耶穌原本能阻止她們兄弟的死亡,但在與耶穌對峙後,她們繼續與耶穌交談。姐妹倆向耶穌展現出了她們的哀嘆和希望,在她們痛苦時,耶穌被帶到了她們的身邊。她們與耶穌的對話不僅帶來了安慰,也激勵了其他人。
社交隔離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社區。這也表明我們在艱難之時需要希望。我們必須為我們的鄰居和我們所愛的人打起精神,為希望而戰,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絕望戰勝。耶穌告訴他的信徒:「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當悼念者們看見耶穌為他的朋友而哭泣,他們彼此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耶穌不再只是一個天賦異稟的老師,也不再只是個製造神跡的人,而是一個充滿同情心的朋友。在危機之中,與耶穌交談讓我們與他的距離更近。記得耶穌愛我們、關心我們,這是非常寶貴的。哪怕我們不曉得未來如何,但我們知道誰掌握未來。
追求耶穌里的生命
即便拉撒路死了,馬大和馬利亞依然追尋耶穌,因為她們相信在耶穌里依然能找到希望並生命。想想吧。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了,姊妹兩個依然相信在這裡還有比死更重要的事情。
也有比掙扎於當前困境更重要的事情。我正在紐約城撰寫這篇文章,這是新冠肺炎最新的中心。好幾天我都無法走出家門。我教牧的教會好多個星期不能進行人與人的會面了。我們開始為失去工作和收入來源的人啟動了一個財務援助基金。不過,和馬大與馬利亞一樣,信徒們也不斷讓我想起耶穌,想起還有比我們正經歷這一切更重要的事情。
我在伯利恆拍攝追尋耶穌期間曾見過一位巴勒斯坦的盲人女性,她叫撒巴哈(Sabha)。她描述了一種艱難的存在狀態。她因殘疾、貧困並信耶穌而被認為是個流浪者。然而,她將自己描述為一個得祝福的人,因為她在耶穌里找到了生命。聽着她在平靜中講述自己無畏的希望,想要打破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牆壁時,我熱淚盈眶。在一切苦難中,她依然找到了生命。
這是我在聖地到處都聽說的故事。一個叫門諾(Meno)的猶太人牧師開開心心地帶領我參觀耶路撒冷老城,在這裡,數百萬朝聖者們不遠千里到耶穌所生、所死、所復活的城裡尋找生命。今年復活節,似乎並沒有太多人能進行這樣的旅行,恰是疫情高峰。這再次提醒我們,全球疫情將如何改變我們所知的人生。但耶穌回答了我們,正如他回應了馬大的哀嘆一樣:「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耶穌給出了真理和邀請。他給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數量、而是為了品質去追求的生命。這生命不會遭受折磨、病痛……死亡也無法帶走。耶穌所賜生命能帶來瘟疫中的平安,暴風中的安慰。有時候,永生的生命會以神跡般身體治癒的方式突然進入我們的有形世界。我們受邀去請求耶穌這麼做。在別的時候,這生命溫柔地進入我們的靈魂,告訴我們更深層的真理,那就是屬靈存在其實更加真實。我們能靠着追求耶穌來安慰哀痛者、治癒有病的人,因為他首先追求我們。
當我們與他人同哀痛,對耶穌說話並與別人一起追求耶穌,我們就不只是單單相信這山能被移走,而是找到了攀登的力量。總是有希望的,我們只是需要找到希望,而且我們一定能找到。
Rasool Berry是紐約布魯克林Bridge Church的教導牧師。 他是「靈命日糧事工 」(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製作的新紀錄片《In Pursuit of Jesus 》和播客《 Where Ya From》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