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小心超級明星式基督教的陷阱

小心超級明星式基督教的陷阱

無論神如何使用一個男人或女人,也無論他們有多受恩膏、得多大恩賜,我們永遠必須記住,神的國度里,沒有什麼超級明星。

只有一顆閃亮的星,他的名字是耶穌。其餘的每個人,無論他們在人們眼裡有多「偉大」,也僅僅是僕人而已。

當然,許多信徒出於不成熟和肉慾,將榮耀歸於神所使用的器皿並將其偶像化。這是恥辱,卻也並不意外(即便在一場美妙的音樂會後,人們都知道要讚美的是鋼琴家,而非鋼琴)。

真正意外之處在於有如此多的福音牧師卻以這種諂媚為營生。更有甚者,他們事實上是在滋養這種行為。還有什麼比這更非基督教的行為呢?

1970年代早期,東海岸曾有一個教會裡的牧師,他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很快,他從臨近城鎮吸引來人群,許多人得拯救。他決定租用更大的體育場,坐滿能有20000人。印刷海報、打廣告,舉行「地上天國」的會議等等。耶穌被描繪成傑出而又充滿能力的形象,高高掛在體育場上。牧師本人的一小張畫像在下面。當會議舉行的時候,體育場座無虛席,這是極大的成功。

西海岸一個主要教會聽說了這位牧師,給他提出了建議。他們告訴他說,要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每日電台節目,而不要使用教會的名字。他們還給他一些廣告上的建議,他都言聽計從。

結果,第二年的時候,放在體育場內的巨幅廣告海報就是牧師本人了,而一個小小的耶穌站在下面。第三年,海報上就找不到耶穌了。

我沒騙你。這些都是我親眼所見。這人的「教會」居然發放那種你能戴着的小吊墜,裡面刻着的是他的臉。

炒作來了,聖靈走了,事情很快開始走下坡路。

然而我們卻一次又一次重複同樣的錯誤。神開始通過人的器皿行動,我們卻高舉器皿而非神。我們什麼時候能學到這個教訓呢?

但還有更微妙的事情。用甘丁爾(A. G.Gardiner)的話來說:「當先知被接納並被崇拜,他的信息就丟失了。先知只有在作為公敵被石頭砸死、呼籲我們悔改,擾亂我們日常的舒適生活,打破我們所尊敬的偶像,打破我們所謂神聖傳統的時候才派用處。」

一旦現實被接納、得尊榮,他就失去了鋒利之處。怎麼會這樣呢?

起初,他無牽無絆:「這是我的信息。我以愛並破碎的心這麼說。我想要你接受。不過如果你拒絕,我總還是追隨神。我不會停止宣教。我一點都不妥協。」他沒有什麼可失去的。

不過,然後他就出名了。他有數量巨大的追隨者,擴大了自己的團隊,擴張了自己的影響力,增加了收入。現在他有一個巨大的預算了!現在人們開始對他有所期待:「把我們非常愛吃那道菜給我們!」

然而神對他說:「是時候改變你所強調的內容了。人們開始與你越來越融洽。你的話語落在聾人的耳中。你的信息越發貧乏。回到十字架吧!」

所以,他順從了聖靈並且挑戰人們,只是現在大家都不想聽了。他的收視率下降。收入減少。事工機器運轉不良。整個帝國搖搖欲墜。他的員工沒有收入。

現在他需要把所有時間用在集資上。他被困住了!

不過,這些事情不僅僅發生在「先知」身上。也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職業牧師身上,從教會裡的牧師到旅行傳道人都有包括在內。

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順服神嗎?還是我們會在信息上有所妥協以滿足人群,讓自己的教牧之舟隨波浮沉?如果我們選擇妥協的道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現在這是我們的事工而非主的事工,這很少會結出永恆的果子,如果還有的話。

然而我們還在美化我們見到的每個「先知」,講者越「受恩膏」,我們就越高舉他們。然後,我們讓他們看上去很光鮮,磨平他們的稜角(「平衡」是關鍵!)。我們調低他們信息的音量,使之足以成為讓人享受的冒犯(「哦,他一語中的!我喜歡這樣。」),然而我們讓他們上電視(在每次節目之前都反反覆覆播放他們全球探險的壯舉),然後用全色彩的海報(以「謙卑然而如此得恩膏」的形象來裝點版面)給他們打廣告。

別說我們今天的教會就沒有名人崇拜!別告訴我我們沒有超級明星!【請注意,我首次寫下這段話是25年之前了。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從前,當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當時耶路撒冷正要慶祝一個重要的聖日,他的弟兄並不信他,就對他說:「你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約翰福音7章3-4節)

他們這麼說是在嘲笑他,想要刺激他。今天,這是許多基督教教會的行為哲學!

一個知名的牧師帶來了這麼一個令人震驚的徽號:那是畫着一地球,上面有一面旗幟,旗幟上是這個人的名字(我們就稱其為「張三教會」吧),覆蓋整個地球。人怎麼能自我高舉成這樣?

這是他的說辭:人們已經聽說過耶穌了,他們並不感興趣。所以,他要讓人們對他自己的名字感興趣,然而,當人們被吸引到他這裡,他就能將他們引導到耶穌這裡。(我聽到有人這麼哼哼了嗎?)

正如保羅在給哥林多信徒時,當地教會的人非常着迷於超級明星、假使徒:「有說:『我是屬保羅的。』有說:『我是屬亞波羅的。』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嗎?」

保羅繼續寫到:「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 」(哥林多前書3章4-7節)

顯然,保羅有我們中許多人缺乏的東西。他是主親密的靈魂伴侶。是主不遺餘力的同工。耶穌是他一切的一切。

他這麼做並非為了財(儘管當神賜給他豐盛的恩賜時,他也知道怎樣使自己富足,而且他總是一個好管家)。

他這麼也不是為了名(有什麼名可言?)。

他這麼做不是為了有人跟隨(除非人們也是為了跟隨主)。

保羅的呼召是榮耀他的救主與神。如果我們追隨他的帶領,我們就得祝福。

史密斯·維格氏維爾(Smith Wigglesworth)知道牧養巨大人群是何種狀況。但他一樣很愉悅——也許更愉悅——在他講道之後,他為醫院中的病人和他們家人禱告。他並不需要「保鏢」簇擁。他並沒有成名到不能與眾人在一起。

他會像教牧一個國王一樣去教牧一位瀕死的老寡婦,他會回應一個手寫的請求為一個被惡魔附身的男孩祈禱,就像他會回應一個正式的請柬,在這個國家最大的教堂里傳道一樣。如果是神的旨意,他就帶着喜樂去做。歸根結底,他的工作是服從他主的命令,而不是服從在人眼裡某個偉大的人。

正如詹姆斯·斯圖爾特(James A. Stewart)所說:「聖靈通過穆迪(Dwight L. Moody)在英國所做最大的工就是在500-600人的小組裡,而不是2萬或者3萬的龐大人群中。人們可能很害怕人群。我們若不從這些數字中被救出來,就不能與神同行。可悲的是,我們可能更多地想到數字,而不是基督,他在地上傳道的日子,不但到城裡去,也到不顯眼的地方去傳道。」

我們還要看看德國牧師赫爾穆特·西埃里克(Helmut Thielicke)說的話,他說:「對成功的崇拜通常是魔鬼最致力培養的偶像崇拜形式。」

對成功的崇拜導致超級明星綜合症,常常是僕人們最大的絆腳石並隱藏最狡猾的陷阱。

願我們所有從事教牧工作的人都能注意到這個陷阱,要確保高舉主而非我們自己。願那些受教牧的人也要小心,莫要落入讓神僕人成為超級明星的陷阱。

所有的眼睛都應該聚焦於為我們死並從死里復活的那一位。只有他配得我們的愛慕與崇拜。

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擁有紐約大學近東語言和文學博士學位,在多個神學院擔任教授。他著有25本書,並且主持一個全國性的每日廣播脫口秀《Line of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