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去教會如此重要?(3)
如同我之前提到的,教會存在的三個目的:讚美上帝(向上), 教導信徒(向內)和傳福音到世界(向外)。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二個目的:教導信徒。
使徒保羅說他的目標是警戒信徒並且教導他們,「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的面前。」(哥羅西書1章28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供一個這麼重要的地方做聖經的教導,以便能夠收割莊稼。
作為一個牧師和教師,我不想浪費你的時間。我的看法並不比其他人更有價值。我在這裡不是當一個啦啦隊的隊長、生活教練或是激勵人心的演說家。我在這裡也不是當你的心理學家或是你的政治評論家。我在這裡只有一個原因:教導你神的話語,所有的事情都是聖經上說的。「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來書4章12節) 馬丁路德說:「聖經是活的,它向我說話;它有腳,它追着我;它有手,它用力抓着我。」
當我第一次聽到聖經的教導時,我覺得很奇妙,它有道理,它適用於我的生活。不僅講道是強有力量的,聽道更是有力量。早期的教會的復興改變了世界,他們是明白這點的。在使徒行傳2章42節中我們讀到,「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恆心遵守」說明了這是一種真正的熱情。當時,他們生活在與耶穌的起初的那份愛的關係中,並且有火熱的心為祂服事。並不像加入社交俱樂部那樣,這並不是一個隨便的態度。他們實踐遵行他們所被教導的話語。我相信不僅講道需要被恩膏,聽道也需要被恩膏。我們要有寬大的心胸來接受神的話語,「就像那愛慕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靈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至得救」(彼得前書2章2節)。
我要說一些事情可能有爭議:我們應該屬於一個教會,到處去拜訪其他教會,或是去參加另一個教會的周三聚會也沒有甚麼錯,特別是如果你自己的教會當日沒有聚會的話。然而,去很多不同的教會,而沒有在一個持久的地方進行團契交流是不好的。
我們並沒有被叫去參加同一間教會,但是我們都被稱為教會的一部分,為什麼呢?因為你需要持久的神學、教義或信仰,因此可以影響你所做的一切。保羅在提摩太前書4章16節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你所信仰的是最要緊的。這就是我從不明白為何人們評估設施、便利、鄰近等等來做為他們選擇教會的標準,最優先的考量應該是尋找一個有教導神的話語的教會。
但為什麼你應該要有家庭的教會呢?因為你需要一個地方是可以對你負責任的,你需要一個牧師是可以幫助和影響你的。如果有什麼不對,你的牧師會告訴你;如果你做得很棒,你的牧師會稱讚和鼓勵你。你需要一個地方你能夠忠誠和持久的奉獻你的財物,你需要一個地方是用神已經給你的恩賜來服事主。
有時候人們「換教會」是因為有罪在他們的生命里,他們與配偶分手,不合乎聖經的教訓,離婚了,然後跟他們新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去另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教會。相信我,我看過這個還看過更糟的呢!
很多人對待教會就像進電影院一樣,開演才進去、還沒結束就要離開、在影片播放時卻在看簡訊和電子郵件等等。有時候我們帶着同樣的消費者心態去教會,如果我們培養的是消費者而不是傳福音者,最後教會只有消費者心態的信徒而非真正的門徒,當然這些信徒可能足以填滿一個禮堂,但卻永遠不能為着耶穌基督來翻轉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