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國際 |
作家走出同性戀 不再自稱「同志」

作家走出同性戀 不再自稱「同志」

·

稱自己是「同志」有點在性向上自欺欺人,作家丹尼爾·馬特森(Daniel Mattson)說,他曾認為自己是同志,但現在過着貞潔的生活,儘管他仍有同性戀傾向。

馬特森在這本坦率的新書《為什麼我不自稱是同志:我如何回歸性現實並發現平安》(Why I Don't Call Myself Gay: How I Reclaimed My Sexual Reality and Found Peace)中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在保守的中西部長大,卻被同性吸引,成為同性戀者。但是他透過一系列事件轉離這種罪,成為神所愛的兒子,接受天主教對人類性行為的教導,他稱這些教導美好又「令人解脫」。

馬特森以感人至深的脆弱,並充滿希望的筆觸寫作,他認為身份的基本問題永遠不能透過把一個人的人格和現代的性別結合在一起而得以解決。

「同志的世界總是讓我有點困惑,」馬特森接受基督郵報採訪時說。

他說,他絕對不會涉及大部分的LGBT事件,特別是狂熱的政治活動。

他在這本書一針見血的文字中回顧了小時候從未獲得其他男孩或男人的認可,也沒有感覺到自己是被喜愛的。他試圖融入進去,就和他們一起看「扼殺靈魂的」色情,他解釋了生活中的這種情況,還有其他情況,例如他稱體育課是「咒詛」,這影響了他的性向。

·

馬特森30多歲的時候,女性對他沒有吸引力。他試圖遵守神的誡命,儘可能地像基督徒那樣,但是他很孤獨和痛苦。為了喚醒對女性的性慾,他去了脫衣舞俱樂部,結果卻和一名舞者談起了園藝,他完全相信自己是同志。

他最終決定和男人發生關係,前往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勾搭,他當時表達了對宗教的憤怒,紀錄片《永恆之山的渴望》( Desire of the Everlasting Hills)上對此也有記錄。他開車駛過家鄉大急流城的聖阿達爾伯特大教堂,對教堂豎起中指,蔑視地喊着說,「去你的吧,上帝!」

他後來去了芝加哥,在那裡接受了同性戀,決心找到一個可以與他共度人生的男人。他還沒有來得及出櫃,就遇到了一個讓他着迷的女人。

「這不符合[同性戀]的敘述,」馬特森告訴基督郵報,「我說,『我是雙性戀嗎?我是同志嗎?為什麼我們有這種分裂?』」他問,談到他的困惑。

雖然他有時喜歡與男人發生關係,但這最終讓他感到空虛和不滿,並且失去了他喜歡的女人——一個他甚至認為能共度一生的女人——這讓他回到曾咒詛的神面前。

他是受洗的天主教徒,後來成為福音派,馬特森回歸天主教會,部分原因在於約瑟夫·拉辛格樞機主教的著作,他後來成為教宗本篤十六世。1986年,拉辛格寫給主教的《有關同性戀者牧靈關顧》(On the Pastoral Care of Homosexual Persons)書信,信上解釋說,教會不以性向來看人,而是把人看作神所愛的兒女,他們或男或女。

有趣的是,天主教的這種觀點反映了幾十年前許多公開的同性戀標誌性人物的觀點。

作家戈爾·維達爾(Gore Vidal)拒絕有「同性戀」者這回事,稱這是形容性行為的形容詞。非裔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曾和男性有過浪漫的性關係,也對「同志」一詞表達了不安,說這讓他困擾。

在這本書中,馬特森追蹤了同性戀身份類別是如何隨着時間推移而建立起來的,以及如何透過戰略性行動讓公眾認知轉化過來,把性主要視為身份標識,而不是性行為。但神在描述人類性身份時只說了兩個字:男或女。

「如果我們想教導孩子,我們生活的社會,他們到底是誰,如何愛神,以及追求神為人類繁榮所鋪設的道路,我們就必須拯救我們的語言,」馬特森在題為《回歸性現實》的一章中寫道。

他認為,這些問題上令許多文化混亂的是諾斯替教的抬頭,以及對人體反常的看法。

我們靈魂所有的敵人都能做的是以新的形式重拾異端,馬特森告訴基督郵報,並提到他幾年前曾在《早安美國》上看到查茲·波諾,他說性別不是在兩腿之間發現的,而是在兩耳之間發現的,這讓他覺得好奇。

「但事實是,性存在於我們的雙腿之間,並遍布我們全身,因為我是一個身體,」馬特森斷言。

「耳朵之間是什麼,那裡有虛構、妄想和混亂。[基督徒]必須宣告身心合一的美好。這是我們受造物是誰的基礎,」他強調。

教會必須解決同性性行為的現象,他呼籲,即使這會讓領袖厭惡。

「如果這是任何其他的衛生領域,那麼就會有場巨大的健康運動——讓我們坦率地說——肛交,」他補充說,這適用於這樣做的男人和女人。

「因為我們愛人,所以我們應該談論這個問題,即使這很難——至少在我們的基督教學校、教會和青年教區是這樣。應該有知情同意,說,『你需要知道,這些是危險。』」

馬特森自己對這些危險有「巨大的醒悟時刻」,這種經歷最終讓他意識到,他不能繼續過同性戀的生活了。

他回憶說,有天晚上,他和性伴侶說,「我們做『更安全的』性吧。」

但是,當他們發生關係後,避孕套上有伴侶身上的血。

他說:「這是警鐘,說,『我不是[愛他],我們不是彼此相愛,如果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實際上,他認為這一警鐘來自於神。

他強調,人體不是為此設計的。

為了避免有人認為馬特森是極端保守的、製造恐慌的基要主義者,這位作家指出,今天即使政治上偏左的世俗出版社也強調了對此的擔憂。3月,《赫芬頓郵報》發表了長篇文章,題為《同志孤獨症的流行病》(The Epidemic of Gay Loneliness),描述了許多同志發生有危險的性行為所帶來的關係反常、身體和心理危險,以及他們中間抑鬱症、精神疾病和嗑藥的高發率。

在《為什麼我不自稱是同志》這本書的第四部分,馬特森寫了一章《耶穌是我們的聖潔》(Jesus Is Our Holiness)。

基督在凡事上都是我們的榜樣,這包括如何與男性保持健康的友誼,馬特森解釋說,指出福音書記錄了所愛的門徒約翰將頭靠在耶穌的胸前。

「那就告訴我們,那是神為同性友誼所規定的美好之處——應該有這種親密的關係,有時可以而且應該透過身體的親密表達出來,」他說。

撒但試圖做的一切就是奪走並歪曲神的兒子所給我們的,他繼續說道,但今天和男性有親密的友誼的問題在於,即使是兄弟般的關係也被視為同性戀。

「所以,當你家的青少年,他們可能會自然地想要非常親密,把手臂掛在哥們身上,」他說。「可能在19世紀他們完全可以這樣做,渴望透過身體表達親密,但今天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被性化了。」

而當一個男孩覺得自己不能以純潔的方式表現出身體之愛時,就會「剝奪那個孩子需要給的愛。在某些情況下,我認為男人的渴望可能會對一些人來說變得色情化,」他說。

馬特森表示,他最希望讀者讀完這本書後,能夠「堅信神創造了他們,因為他愛我們,他喜愛我們,他喜歡我們」。

「不僅因為他愛而容忍我們,而且他真的很喜歡我們,」馬特森強調。

「而且,他希望我們在人生中幸福,而幸福的一部分就是參與到他對人類性行為的計劃之中。他只對某些事情說『不』,正是因為他愛我們,他是慈愛的父親。」

「我可以誠實和脆弱的原因是在基督里,沒有羞恥,」馬特森補充說,指出他覺得「感謝神允許我經歷人生中的垃圾和所有痛苦,所以我能夠幫助別人」。

今天,他繼續找到避難所,與「勇氣」事工合作,該事工是天主教為有同性戀傾向的男性而建立的。他也在寫第二本書,書名暫定為《為什麼我不稱自己是同志基督徒:一個人的自由之旅》(Why I Don't Call Myself A Gay Christian: One Man's Journey to Freedom)。

馬特森解釋說,他的同性戀傾向時有時無,這種痛苦的經歷非常真實。但他寫道,在自我厭惡的指責中,他學會了從生命中「有碎骨之力的孤獨」中看到從神來的禮物,因為這些時刻是邀請他更深地進入天父的心。

「這是十字架的悖論:『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或譯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他寫道,引用路加福音9章23-24節中耶穌的話。

「這是對我來說唯一解釋得通的答案,」他補充說。 「一旦接受孤獨,並且無意識地選擇將此當做基督愛人的方式,那麼根本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孤獨了。」

「相反,這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