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在敏感問題上如何「持守立場」

在敏感問題上如何「持守立場」

聖經是神的話語,是真理。聖經不僅僅蘊含着真理,聖經就是真理。而且因為聖經是真理,由永遠仁慈的神的心思意念中流出,因此是讓人得自由的真理。

在我們所處的當今時代,周圍的文化向福音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要福音來改變、修正自己所傳達的信息--要福音的神學去迎合流行文化和輿情觀點的潮起潮落。最近我在推特上說了很多次,基督徒在一些問題上是「站在歷史潮流的錯誤一邊」。

那些世俗的思考者們(包括所謂的「進步的」福音派,新興的、自由派的基督徒思考者們)所未能理解的是我們基本前提的動力。如果聖經確實是來自神的特別啟示--一個由神所揭示的真理(一個完全理性的思維結構),那麼我們就無法將其拆分開,再決定去相信其中的哪一部分。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是受召仍舊以刻薄的態度對待那些不同意見的。當我們不注意自己的態度,那結果就是誤傳我們所選擇所堅持的那個真理充滿恩典的本性。比如,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我聽到基督徒不斷口述「愛罪人,恨罪」這段常見的經文時,我知道,說這句話的人預設了聽者已經明白這句話字面後的深意。不幸的是,我們很少能真實傳遞我們的所思所想。

一定有更好的辦法,勇敢、坦誠地持守真理立場而不妥協,與此同時,又體貼那些不同的見解和情感,即使我們發現自己並不贊同他們。

經歷了多次錯誤之後,我發展出了一種哲學,在交流敏感話題時,既榮耀真理,又表現出恩典。

選擇對話,而非對抗

在對抗模式里,我們走進掩體,防禦敵人攻擊(即便所謂敵人也許不過是個想象中的敵人)。從掩體裡,我們把炮火瞄準對手,尋求打擊敵人,成為勝利者。我們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在戰場上留下敵人血淋淋的屍體,完成任務。

這種戰爭類的語言是描述與撒但進行屬靈爭戰的恰當方式,不過這不用在人類同伴身上,畢竟我們都是有罪的罪人,也同樣是神恩典的接受者。

不過在對話模式中,我們就變得不那麼強硬了。我們爬出自己的掩體,在戰場中間的談判桌上會面。我們呼籲停火,並真實地聆聽對方的緣由。在靜靜觀察社交媒體上的文化辯論時,我常常想,這裡面是不是真有人在乎自己聽到了什麼。不過每個人都似乎有很多要說的。

有時,選擇對抗模式讓我們不能進行那種能帶來治癒、或至少能夠相互理解的對話。

選擇信念,而不是妥協

恩典至關緊要。我們恩山教會(Grace Hills Church)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屬於每個人」。這裡的每個人,就包括所有膚色、類型,有着各種你能想象到的經歷、背景的人。我們與那些同性戀者會面。其他一些人有過墮胎經歷。許多人離過婚。有些人有毒癮、酗酒或者性癮。諸如之類有很多。

我堅信,教會應該是讓有着各種各樣經歷的人都能軟着陸的地方。任何人,從任何生活方式中走出來以後,都能在這個他會受到歡迎的團體裡重新開始,去治癒,去成長。畢竟,我們都是罪人,耶穌不帶任何偏見就為我們而死。他無條件地賜下愛和寬恕。

不過……儘管我們對每個與罪爭戰的人都抱有最高的同情,我發現我們還是會冒犯一些人,因為我們不願為了他們的感覺而妥協聖經真理。對一些人而言,僅僅去接納那些掙扎於罪的人是遠遠不夠的。唯一能夠接受的妥協是要我們給罪貼上「無罪」的標籤。

我們想要有向人展示真愛的機會,但我們不會為了罪的利益而聲稱自己能代表聖經真理,在此同時又沖淡悔改的信息,而這正是真正人生改變的根源所在。

選擇同情,而非譴責

所以,我們在以憤怒方式進行言說之前,要先用愛去聆聽。我們應該展示出愛,展示出對真理毫無妥協的支持。第三種談論敏感問題的辦法則是不要去當法官、陪審團或者精神方面的劊子手。換言之,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或資質去進入一些人屬靈狀況的深處。

我覺得「不要判斷」這段經文經常被那些不理解語境的人所濫用。聖經真鼓勵我們區分真理與謬誤,區分罪和危險,區分異端和正統。不過,認同神,根據聖經把某些事情當成是罪並不是「愛判斷的」。當然,我們也常常超越了這界線,尤其是當我們開始估量某人內心,仿佛我們有看穿某人過去、良知和當下動機的神聖洞見時。

有些人不可避免地會引用耶穌的話「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不過耶穌主要說的是假先知將落到福音恩典的哪一面。他並不是教我們通過某人的行為來確定神該如何看待、對待他們。

當我們用冷言冷語譏笑罪人時,我們就忽視了那種深層的痛苦通常是通往罪的起始,而我們之所以這樣做,也只是讓自己感覺良好而已。同情心會激勵我們去拯救、治癒,而不是放棄那些身陷罪中之人。

敏感問題是躲不開的。我們不能屈從於一種沒有堅定立場和絕對真理的文化。我們也不應該拿真理當成對抗其他同為罪人者的武器。或者,正如安妮·拉莫特(Anne Lamott)所說:「你不必總拿着真理之劍砍砍殺殺,也可以用它把罪指出來。」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