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基督徒幫助窮人時,為何首先應想到就業而非援助?

基督徒幫助窮人時,為何首先應想到就業而非援助?

消除貧困的辦法是就業,而不是更多的人道援助,這是Created to Flourish: How Employment-Based Solutions Help Eradicate Poverty(暫譯為「受造為要繁榮:基於就業解決貧困問題的辦法」)作者們的觀點。

2012?1?15 (Bhaddi Kheda) (Dalit) —— —— · (Kumari Mayawati)

彼得·格里爾(Peter Greer)和菲爾·史密斯(Phil Smith)所進行的事工是展示脫貧領域內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案例,希望以此能改變基督徒幫助全球貧困人口的方式。

該書詳細記錄了他們在一些全球最貧困地區的工作經驗,以及他們微觀的開發工作,提供可行、具有啟發性的願景,幫助基督徒克服橫亘在信仰和工作之間、在幫助我們中赤貧者時尤其會出現、希望國際(HOPE International)總裁格里爾(Greer)稱之為「瘋狂、錯誤的兩難困局」。

· (HOPE International)

在接受基督郵報採訪時,格里爾引用了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考察了美國教會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食物,第二反應是避難所,第三是衣服。

「這份名單的底部,是美國教會對這個貧困問題最不常見的回應,那就是一切與工作或就業有關的事情。一切涉及個人、與他們需求有關的事情,」格里爾說。

他補充說:「我們認為,這不是最不常見的反應,我們會採取不同的方式,」考慮到每個人都有天賦、能力和夢想。

· ·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人?」我們如何憑着我們充滿同情和關愛的心說,因為我們想要好好愛我們的鄰居,所以這就意味着我們要讓自己的頭腦參與進來,並問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我們的幫助真的會產生積極影響嗎?」

「與其假設別人無法幫助自己,我們首先要問的是:『我們如何首先來幫助你滿足自己所需?』」

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太重要了。

·

42歲的格里爾擁有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和彌賽亞學院的學位,是所在領域的專家,曾在世界上一些最貧窮的國家工作過。現在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市(Lancaster),1995年在莫斯科學習時,第一次了解到微型企業的發展。

「我就是迷上了,再也沒有回頭,」他告訴基督郵報。

從1999年到2002年,格里爾居住在盧旺達,那時離開那次導致100萬人被屠殺的可怕的種族滅絕事件只有幾年。當地的貧困狀況令人觸目驚心。

然而今天,當格里爾回到這個內陸小國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已經被改造過的國家。世界經濟論壇去年指出,在2001年和2014年之間,盧旺達經濟增長了8%,並且繼續快速增長。

「沒有一個國家是依靠來自其他國家的施捨而發展起來的。一直以來,總是經濟引擎都能讓國家成長,」格里爾說。

當格里爾最近訪問海地時,他問當地領導人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他們的回答太出人意料了,」他回憶道,他們說,「西方不分青紅皂白的慈善援助。」

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捐贈使個人更加貧窮,因為這使他們認為自己就是窮人,而不是有能力的領導者。

「對我來說,這就是着手的地方,」格里爾說。「對未來『我們是否擁有願景』這個觀念,表明了我們將捲起袖子動手干,我們將使用我們現有的資源,我們不會成為一個依賴於別人的國家,我們擁有它所需要的。」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參與進來,帶來這樣的信息說:『你不能自己做這件事』。讓我們為你做吧,在發達國家的我們就是以這不可思議的方式對兄弟姐妹幫倒忙。」

在《受造為要繁榮》題為「伸出援手,而非只有援助」(A Hand Up, Not a Handout)的第四章中,格里爾汲取《聖經》關於經濟發展的智慧和通向繁榮的道路的經驗,他解釋了舊約中古以色列是如何照顧窮人的。他還提到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和帖撒羅尼迦前書中提到早期教會如何看待工作。

作者的神學理論支撐了他們的作品,甚至啟發了這本書的書名。

「我們相信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並讓它變得美好,我們現在有機會投資於人們,投資於地方,以回到原本應該的樣子。這種繁榮的觀念,平安(shalom)的觀念,曾經是破壞的,現在被糾正了。」

但如果有人打算從事這工作,那耐心是必須的。

「就業難,是難,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從長期來看,它能提供更好的結果。」格里爾說,他指出,西方人經常使用短期的時間線來破壞長期影響。

毫無疑問,有些時候確實需要分發糧食和短期人道主義救援,而且教會應該在這些時刻出現,尤其時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格里爾說。

然而,他補充到,「每當有災難發生,援助湧入,問題就是我們最終就是在一個災難後追逐另一個災難,」很多情況下,我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事情來解決那些使貧窮國家的自然災害如此具有破壞性的根本問題。

「但我認為,當我們說『我們要停止為他人做任何事,我們要的是和別人一起做所有的事情』時,這樣才能帶來巨大的變化。』」

「『為』與『和』這兩個詞的小區別,能帶來極其不同的後果。」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