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愛與約會:大多單身青年不明白真愛

愛與約會:大多單身青年不明白真愛

編輯提示:為保護當事人,文中使用的是化名

去年,世界最大的約會網站之一發布了他們對5200名單身人士的調查結果,據說這是此類調查當中最全面的一次了,這份針對21歲到65歲(及以上年齡)人員的調查結果如下:

• 72%的單身人士未來會選擇同居而不結婚;
• 36%的單身人士對不久的將來「逢場作戲」持開放態度;
• 54%的人說他們有一夜情的立場;
• 21-34歲之間,76%的單身男士和77%的單身女士已不再是處男處女。

這一結果非常顯然地描繪出,當今的單身基督徒在約會時所面臨的挑戰。

卡洛琳有着類似的經歷。她感受到傷害和困惑,幾個月前在「希望之夜」(Hope in the Night)節目上打電話給我,解釋說她與一個「在離婚過程中的」男人相處。換句話說,她正在和一個已婚男人約會。

隨着我們談話的不斷進展,事情變得很清楚,像許多的單身基督徒一樣,卡洛琳並不明白愛的真意。事實上,她對愛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

雖然英語中「愛」僅有一個單詞,希臘語中表達愛這一意思有多個單詞。如果要擁有健康的、以基督為中心的約會關係,那麼,理解愛真正意味着什麼是非常關鍵的。讓我們更深入地看一看,在希臘語當中所表達的三種類型的愛吧。

1)性愛(Eros)是激情的、浪漫的愛,但它也能代表沒有浪漫的強烈感覺。婚姻中的性愛是神為人們肉體和情感的喜悅而設計的。約會關係中的愛應當是純潔的,並沒有激情慾望。意識到身體的純潔對屬靈的純潔很有必要的話,你可以對一個人充滿熱情而沒有激情慾望。

2)友愛(Phileo)是一種深情的愛、朋友間的愛、共同地享受。友愛是真正的友誼,是「喜愛」的愛。當拉撒路死後耶穌去看他哭了時,那些旁觀者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約翰福音11章36節)它也是指愛別人如同愛自己。比如,在撒母耳記上18章1節說,「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3)神聖之愛(Agape)是一種無私的愛、無條件的愛,是致力於給對方最好的和最高的,不計較回應是什麼。神聖的愛來自於神。約翰一書4章10-11節說:「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

這就是問題所在:許多的約會是以性愛開始的。事實上,許多情況從來沒有超越這個階段。那些越過「性愛」並進入到「友愛」中的人,是真正喜歡的愛。然而,這一路線很少會走向神聖之愛,那種將最好的利益給對方的無條件的愛,因為它的沿途會被自私、欲望或是任何其他的障礙所攔截。

大多數約會關係自性愛至友愛至神聖之愛的進程,不僅是無效的,而且也不是出自聖經的。不論是約會還是其他任何的關係,都應該以尋求對方的益處而開始,這就是神聖之愛的表現。

神對約會的計劃,與現今所流行的正相反:從神聖之愛,到友愛,然後可能回到性愛。跟隨這一「自內而外的愛」的過程會幫助一對情侶免於沉迷於性愛當中。

卡洛琳和我那個晚上談了愛的真正意義以及她和男友分手的必要性。我真的承認,採取這樣的路線必定是痛苦的。但在現實中,卡洛琳總是要面對痛苦,不論她是否走出那段關係。然而,只有分開,她之後才能去經歷神所賜予的持久的內在平安,以及神對她的健康而令人愉悅的關係的引導。

假設美國的單身成人都住在一個國家裡,那麼它會成為世界第四大國家。這也解釋了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卡洛琳」,單身朋友和家人都在尋求愛,但都找錯了地方。要服侍這一大量的需求,以下的幾點很重要:

1、堅守聖經的標準。雖然我們不再生活於一個純潔受到尊重的社會中,事實上,守貞往往被嘲笑,特別是對於「成年男子」。然而我們必須宣稱聖經的教導,不論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如何。

2、真正的愛的生活,性純潔,和完整。「自內而外的愛」是神呼召他所有的子民去做的事情,不僅僅是那些處在約會關係當中的人們。聯繫真正的愛的機會存在於人們的每日生活當中,在我們的家裡,教會裡,敬拜場所,以及工作關係當中。

3、幫助你周圍的單身人士對他們也可以開始「真正的愛」充滿希望,不論他們過去如何。我們的文化里充滿着在約會和貞潔方面受到傷害的人們,他們很容易失去希望和感到受損。我們有提醒他們「在神凡事都能」的特權,包括以「基督為中心」開始肉體上的新約會。

單身的時間是關注在成為神想要你成為的人的理想時間。對許多人來說,這一旅程終將在婚姻前停下來。也許對另外的人並非如此。然而,按着神的方式,約會會幫助單身人士在基督的品格里成長:相信「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力比書4章19節)

瓊·亨特(June Hunt),輔導員、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全球性事工「心靈希望」(Hope For The Heart)創始人。她用一種聖經的視角,指導人們克服生命中最困難的一些問題。她也是《How to Forgive . . . When You Don't Feel Like It》(如何饒恕……當你感到不喜歡它)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