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美國的基督教根基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美國的基督教根基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我曾經讀過一位商人向他同事講的一個故事。他說:「假設一個年輕人要買一個很貴的鑽戒送給未婚妻,他把戒指放在珠寶商附贈的首飾盒裡。結果幾天後,未婚妻告訴他,『親愛的,你送我那個小盒子真漂亮,我太喜歡了,所以我要把它包裹起來放在保險的地方,絕對不會損壞。』那這年輕人該有多失望啊。」

「也許你會認為那青年人一定很不高興吧。未婚妻居然無視盒子裡的鑽石,」那商人說,「就和那些把所有的時間、心思花在這裝着鑽石小盒子類似的身外之物上的人一樣傻,鑽石才是真正的自我,是靈魂,按照聖經的教導,靈魂在肉體回歸塵土之後仍然存在。」

耶穌談到過我們以此方式進行生活的傾向。他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耶穌問:「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在無知的財主這一寓言中,耶穌說,這人把自己全部人生都用在謀取財富上,不過忽視了靈魂的問題,結果就是在猝不及防中面對神,面對神的審判。(路加福音12章13-21節)。[1]

我們有一種致命的傾向,就是去關注那些暫時的事情,同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永恆的事情。我們自然而然被滿足感官的事物所吸引,同時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比如關係到品德的那些事情。

這種缺陷在許多人格層面上都有反映。不過同時也在我們國民的經歷中可以看到,我們把太多時間精力用在了影響經濟的事情之上,卻忘記了需要投身於那些能夠維持、創造經濟繁榮的強大的價值觀。

很少有人考慮過為什麼相對於全球其他貧窮的民族國家,西方文明有如此富足的物質條件。其原因不可避免地與基督教有關。聖經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言23章7節)。個人信什麼,民族國家信什麼,都和他們的本質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決定着他們是否會發展、壯大、成功。

我在印度有過三次不同的短期傳道經歷,看到了上述原理得以起效的第一手證據。幾個世紀以來,印度的經濟裹足不前。我不想貶低該國的美麗,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兩大重要的宗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是印度落後的原因。飢餓在印度蔓延,並不是因為印度沒有足夠的食物。印度教的理論是,人死後會轉世成為動物。在街道上有太多的牛和豬在閒逛,不過沒有人會宰殺它們,即便孩子的肚腹因為營養不良而腫脹。不僅如此,2億頭「神牛」,每頭的食物足以養活7個人,總共占據了足夠養活14億人的資源。它們既不會抓老鼠,也不會消滅毀損糧食的田鼠。[2] 對那些接受了伊斯蘭教的人來說,這宗教的宿命論禁錮了人類的進步,因為安拉已經決定了一切,人類的主動性根本不值一提。假宗教扼殺了人對更好未來的希望。

同理,與很多人所認為的不同,自然資源與人民的富足也並非直接相關。很多國家自然資源相當貧乏,但比那些有更多自然資源卻依然落後的國家卻更為繁榮。相較其他任何事情而言,決定財富的原因更多與人的信仰體系相關。

有很多論述將基督教的原則與西方經濟的飛速發展相關聯,可惜本文篇幅有限,無法列舉太多。不過,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在他的著作《資本主義之根基》(The Roots of Capitalism)中,確實提到了一些最重要的論點,如下所述:

「『不可偷盜』意味着聖經保護私有財產權--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擁有了某樣東西,那就很少被偷盜。而『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則意味着謀奪別人的財富--類似社會主義者的行為--是犯罪,無論基督徒或者非基督徒,都無法歪曲這點。進一步來說,『不可作假見證和不可姦淫』則意味着必須尊重合同,讓兩面派走開。而『當尊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蘊含的意義則是家庭而非國家,才是延續不斷的基本單位,是構築社會的基本元素。」[3]

換言之,張伯倫說,基督教的品格,乃是財富的基礎所在。

1992年,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為比爾·克林頓競選總統想出了一個口號:「笨蛋,問題是經濟。」這句話在很長時間都代表了當下關注的重點。無論個人或者國家民族,都讓對財富獲利的追求取代了對道德力量的追求,因此也讓我們離開經濟困境越來越近。

我們愛我們的小首飾盒,不過不愛那顆與神良好關係的鑽石。一個人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馬太福音6章24節)。願神讓我們看見,經濟改革的最大需求與我們靈魂能夠改變的需求直接相關。

--------

[1]雷得羅,羅伯特(Laidlaw, Robert A)著《何以如此》(The Reason Why)。默夫里斯伯勒,神之劍出版社(Murfreesboro: Sword of the Lord)。
[2]麥克道威爾,史蒂芬(McDowell, Stephen K)和馬可·貝里雷斯(Mark A. Beliles.)著《讓各國自由:聖經為政府、教育、經濟和政治的所設原則》(Liberating the Nations: Biblical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Education, Economics, & Politics),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天道基石(Providence Foundation)出版社1995年。
[3]肯尼迪,詹姆斯(Kennedy, D. James)和傑里·紐康比(Jerry Newcombe)著《如果耶穌沒出生會怎樣》(What If Jesus Had Never Been Born?)。納什維爾T.內爾森(Nelson)出版社,1994年。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