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紐約和基督教
當蒂姆·蒂博從丹佛野馬隊交易到紐約噴氣機隊時,媒體報道聚焦在2個問題上:首先,交易將如何影響首發四分衛馬克·桑切斯(Mark Sanchez)?第二,這位直言不諱的福音派基督徒會在紐約市做什麼?好幾位基督教作家甚至已經把我的家鄉叫作「巴比倫」了。
現在,如果你只是看電視和電影,我可以明白為什麼你會把紐約想成對基督徒和基督教特別敵對。除了婚禮,我回想不起有任何「虛構」的紐約人參加教會禮拜。
關鍵詞是「虛構」。事實在越來越不同。
紐約尼克斯後衛林書豪的信仰沒有成為「林來瘋」的一種障礙。實際上,《紐約時報》寫了兩篇關於城市中亞裔美國人福音派的文章。紐約大都會隊(New York Mets)投手R.A. Dickey剛出版了一部自傳《Wherever I May Wind Up》(不管我會在哪結束)。他在書中描述了他的基督教信仰是如何幫助他克服極度痛苦的過去。所以蒂姆·蒂博只是紐約一系列高調基督徒運動員中的最新一個。
當然遠遠不止是運動員。全球化和從美國其他地區到紐約的移民潮,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新來的人把他們信仰也一起帶來了。過去幾十年,很多有活力的教會建立,比如時代廣場教會(Times Square Church),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三一恩典教會(Trinity Grace)等等。
在任何一個星期天,無數紐約人在整個城市聚會,最多是在禮堂(這畢竟是紐約)一敬拜。人們平時在聖經學習和禱告會中見面。
這些都屬於對「下一批未得人群」(文化名流和那些渴求成為文化名流的人)的宣教。我知道「文化名流」在很多基督徒圈子裡是一個貶義詞--有時候確實如此。但這個群體存在並且傳道他們是塑造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並且傳道他們要求去那些他們生活的地方:像紐約這樣的城市。
為了這樣做,今天的基督徒們正在仿效初期教會。基督教開始像一個城市宗教那樣存在着。從耶路撒冷傳播到羅馬世界的最大城市:安提阿、以弗所、哥林多、雅典,當然還有羅馬本身。
接着,就如現在,那些偉大的城市為帝國餘下的地區樹立了榜樣。實際上,我們的詞「文明」來自拉丁詞彙「城市居民。」最初3個世紀基督教的傳播圖像顯示,它從城市到城市,遍布整個地中海區域。
還有,羅馬帝國城市化的程度是歐洲直到19世紀為止沒有過的。如果你想要顛倒這個世界,大城市是要去的地方。
今天,超過一半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在美國之外,基督教的爆炸性成長是一種勢不可擋的城市現象。在紐約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是一個更大全球化潮流的一部分。
但比起人們在周日參加教會,有着更多事情在紐約發生:基督教的思想也在被聆聽。那是明天節目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