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混亂、秩序和對邊界的攻擊

混亂、秩序和對邊界的攻擊

混亂,如肆虐的游擊隊一般,深藏在社會的脆弱邊界之地,等待圍牆崩潰、大門被攻破的時機。

Wallace B. Henley | (圖片:Scott Belin)

當邊界消失,混亂就趁虛而入。想想最近的阿富汗吧。

在當前的喧囂中,我們已疲於維持陣線,阻隔那些對我們生命和家庭構成威脅的動盪。這是一個以如此新聞開啟一周的時代:

  • 加州教堂發生隨機槍擊事件。
  •  紐約州水牛城雜貨店的仇恨槍擊事件導致10人死亡。
  • 休斯頓跳蚤市場的槍手殺死兩人,打傷三人。
  • 名人在法庭上為誰在床上排泄而爭論。

「世界在所有不同的方向上支離破碎、動盪不息……不幸的是,當前的美國並沒有給出導引。」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說。

對美國自身而言,漢森說:「美國體系的傳統基礎——經濟穩定、能源獨立、食物充沛以及受尊敬的大學、職業化的司法體系、執法機構還有可靠的刑事審判系統——都分崩瓦解了。」

混亂積攢起能量,壓迫到了宗教信仰與投入的牆上,還蔓延到了道德價值觀、社會標記等多個領域。

漢森描繪了在一個無保護性邊界的世界中危險大規模累加的情況:「中國和北韓越談論核武器,如坐針氈的民主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台灣就越需要進行調整……美國越不願挺身承擔核保護傘的首要職責,這些社會就越想自己發展核武器。」

這不僅僅是「核保護傘」邊界正在混亂的狂風中崩潰的問題,受到衝擊的還有定義、確保一個國家及其使受壓迫之人多個世紀以來所仰望的價值觀等許多事情。

生活的質量取決於可靠明確的邊界。神作為造物主,希望按照他形象所造的人能在自己為他們所造的世界中擁有高標準的生活。聖經里有好幾處,神說他給他的民下達命令和指導,一切都是為他們「得福」。

有意思的是,「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的主題常常出現在十誡文本中。事實上,十誡表明確保穩定以及福祉的邊界,包括了這些價值觀和品質:

1. 真正的崇拜——「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真正的上帝是揭示自己的那一位,而不是人類的臆造。人類需要敬拜,而當他或她拒絕顯明的萬有之主時,人類的靈魂,正如約翰·加爾文所說,就成了一個「偶像工廠」[1]。

2. 超越性——「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人類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是為超越而「設計」的。揭示自己的真神比有限的人類更重要。人們必須向超然的神負責,說明他們如何使用神放在他們身上的屬靈天賦和自然才能,為世界服務。

3. 尊敬——「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名字表達了一個人的全部。輕率地說出上帝的名字,就是削弱了神在一個人精神和靈魂中的存在。

4. 聖潔——「守安息日為聖日。」牢記安息日,意味着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一個地方可以抽出時間來思考上帝的聖潔……因此,這種關注的日子本身就是「聖潔」的。

5. 家庭——「孝敬父母」。核心家庭是有序人類社會的基礎。當這一界限被移除時,混亂隨之而來,「秩序宇宙」——公義、愛、和平和聖靈賜予的喜樂——也就隨之崩潰。

6. 生命的神聖性——「不可殺人」。當人的生命沒有被「區別開」,而被視為不過又一種動物時,謀殺和戰爭的混亂就會在世界範圍內釋放出來,同時也是對人類的一種蔑視。

7.道德行為——「不可姦淫」。在聖潔盟約中生活的丈夫和妻子之間的性親密關係是神聖的,表達了上帝與人類的親密關係。當性的親密關係缺乏它所象徵的深刻屬靈真理時,文化就會變得腐化混亂,人類只將彼此視為滿足的工具。

8. 財產——不可偷盜。如果沒有財產權,一個支配性的力量可以篡奪本屬於私人的東西。巧取豪奪的人和巧取豪奪的統治政權都是小偷。

9. 誠實——「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上帝是愛,愛通過關係發揮作用。當分享社區或社會的人之間的關係被假話打破時,就會形成欺騙的文化。混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

10. 尊重他人——「不可貪圖」。貪婪開始於對他人所擁有的東西的專注和不斷加強的欲望。這些都是靈魂中強大的堡壘,助長了依賴、虛榮的想象、操縱、偷竊,甚至謀殺的混亂生活。

青春叛逆期的人把十誡看作是對他們快樂的限制,但明智和成熟的人把它們看作是一輛昂貴的新車附帶給車主的操作手冊。

如果沒有堅固的邊界,自由就會退化為無政府狀態,把保護牆變成禁錮的障礙。當邊界成為高質量生活的障礙時,它們需要被拆除,但不是靠一種只會給國家帶來更多混亂的策略。

華萊士·亨利(Wallace Henley),高產作家,休斯頓第二浸信教會(Houston's Second Baptist Church)高級助理牧師,曾在白宮和國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