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握恩典,避免罪
最近,特別是針對拉維·撒加利亞(Ravi Zacharias)特別惡劣不當行為,甚至堪稱虐待的曝光,我們已經被警告不要說任何類似於「若非上帝的恩典,我也這樣」。
在一些人看來,這就是承認,正如我的同事肖恩·莫里斯(Shane Morris)所說,每個人都是由同樣的泥土造成的,而在其他人看來,這就是披着偽謙卑外衣的藉口。對他們來說,這意味着性犯罪,甚至是最可怕的那種,對人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期望更好。或者,換個說法,如果只有上帝的恩典擋在我們和可怕的罪之間,我們就不需要為避免罪惡的行為承擔責任。最後,還是要靠上帝,而且,受害者所遭受的恐怖也被淡化了。
雖然在我看來,這些事情都不一定是說「若非上帝的恩典,我也這樣」所暗示的,但這些擔憂並非無的放矢,實際也無外乎查克·寇爾森(Chuck Colson)常說自己所觀察到的那樣:「人類的自我合理化能力永無止境」。他知道,即使是我們承認有罪,也可能是試圖使我們的行為合理化。
無論我們使用哪種口號,關於我們的犯罪傾向都有一個重要的事實。事實上,聖經以各種方式重複了這一點。箴言4章說:「惡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麼跌倒。」換句話說,我們的罪會讓自己大吃一驚。畢竟,「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先知說過的,「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聖經中充滿了這種智慧。同時,這些經文也不是藉口。正因為我們自己的罪會讓我們如此吃驚,所以我們應該謹慎,乞求神的保護性恩典,甚至用比喻說法就是,萬一到了那個地步,要砍掉我們的肢體,挖掉我們的眼睛。
最近幾周,我們獲悉了規模驚人的虐待行為,但這不是憑空而來的。它來自於長期的妥協軌跡,這種妥協是由一場完美的失敗風暴——問責失敗、誠實失敗、容忍的失敗、隱藏和教唆誘惑——所促成的。我們中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大規模地作惡,這是上帝的恩賜。
我懷疑任何說:「若非上帝的恩典,我也這樣」的人是在暗示他們離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只有幾英寸距離,就像我們已經了解到的拉維·撒加利亞一樣。這是因為它是懷疑任何人都打算在大範圍內犯罪。
早在周六早上的動畫片和「說不就好!」的公益廣告時代,當時有一則廣告,當屏幕上閃過一個落魄的吸毒者的畫面時,播音員會說:「沒有人夢想成為癮君子。」 同樣的,決定出軌的配偶,往往在內心軌跡上已經不忠。大罪往往是許多小決定的產物,是由內心的叛逆所驅使,最終獲得機會。所羅門王可能是最好的例子(見列王紀上10-11章)。
承認我們的本性是墮落的,容易受到這種妥協的影響,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尤其是與求神的恩典合在一起的時候。耶穌對門徒的最後也是最緊急的命令之一就是要他們禱告,求他們不落入誘惑。同樣的要求也是基督教導他所有跟隨者主禱文中禱告的核心部分。
換句話說,雖說並非每一種罪都可能是特別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種罪都是可能的。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如果不這麼想,就像彼得說的那樣:「主啊,我也總不能不認你!」每一個墮落的人至少都有能力做許多惡事,甚至是那些不可想象的惡事。
如果我們有承認自己的墮落之深到了讓自己感到驚訝的能力,那就可能需要拒絕自己想擁有的東西。砍掉我們的肢體可能意味着我們中的一些人不應該成為領導,或者不應該像他們一樣旅行,或者不應該接受那個晉升,或者接受那個新工作,或者購買那個新玩具,或者留在推特上。
路遙知馬力,「若非上帝的恩典,我也這樣」,就是要理解我們犯罪能力的深度,並承擔做好防範工作的責任。若非神的恩典,我們中任何一人都會這樣。這是真的。我們還是要抓緊那恩典,時時刻刻,戰戰兢兢。
約翰·斯頓斯特里特(John Stonestreet)是基督教世界觀寇爾森中心(Chuck Colson Center for Christian Worldview)主席,並與埃里克·梅塔克薩斯共同主持已故查克·寇爾森創辦的基督教世界觀廣播節目 《Breakpoint》,合著有《A Practical Guide to Culture》、《A Student's Guide to Culture 》和《Restoring All Things》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