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存在沒有證據?誰說的?
一個基督徒和一個說「沒有證據證明上帝的存在」的人之間能有理性的對話嗎?
如今,這種說法意味着,除非上帝本身能夠被經驗性地觀察到,否則就沒有證據。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標準是無法滿足的。
基督教將上帝定義為可以體驗的非物質存在,而理性可以證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那麼,討論的關鍵是,「沒有證據」的說法在理性上是否有道理。我深信,有神論,尤其是基督教信仰,是理性的信仰。相比之下,關於上帝存在沒有證據的說法混淆了理性,其主張是武斷的。
讓我們從支持沒有證據的上帝的參考書中抽出一頁。請注意,一個所謂的「酷因素」,或一個自信的標題,並不能證實一個相反的主張。當然,除非允許流行文化來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在The End of Faith(暫譯為「信仰的終結」)中,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鼓勵以開放的心態探索宗教經驗。他寫道:
毫無疑問,這類經驗值得探索……對我們生活的這一層面採取真正理性的方法,將使我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探索我們主觀性的高度,同時擺脫我們宗教傳統中的本位主義和獨斷主義,支持自由和嚴格的探索……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個健康的、科學的懷疑主義與基本的開放心態是相容的。1
這個框架將人的思維引向一個預先確定的方向。任何暗示上帝存在的東西都不屬於「自由和嚴格的探索」。「科學懷疑論」只適用於有神論的主張。根據定義,「基本的開放性思維」,不應排除造物主的可能性,也不應排除聖經的說法是否可能是真的。
現在,讓我們從威廉·J·默里(William J. Murray)的非凡故事中學習一下開放的思想。他是一個孩子,他的母親瑪達·默里·奧海爾(Madalyn Murray O』Hair)通過法院系統設法在美國學校中消除了聖經和祈禱。她成為美國無神論者(American Atheists)的創始人,並培養威廉否認上帝存在,不鼓勵他思考聖經。成年後,他保持開放的心態,閱讀有關基督教信仰的主要文獻。在他的書My Life Without God(暫譯為「我的無神生活」)中,他講述了:
我……讀了偉大的醫生路加寫的聖經。在那裡我找到了我的答案——不是書本身,而是耶穌基督……上帝不再是一種遙遠的「力量」。我現在以一種個人的方式認識了他。幾天之內,我的生活和態度開始改變……現在我回過頭來看那場浩劫。我的家庭,特別是我的母親和我自己,在我們身後留下了一條毀滅的道路——毀滅的理想,毀滅的人生。2
一個「基本的開放心態」難道不應該允許這種戲劇性、激進的基督教信仰經歷成為福音真理的可能見證?一種「自由而嚴格的探索」難道不應該包括默里的經歷與「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這段話的關聯呢?
誰說不應該呢?
此外,對數學、化學、物理學,甚至 「科學懷疑論」們「自由而嚴格的探索」似乎表明,人的思想是預定的理解對象。反過來說,是什麼讓我們理性地宣稱思想就如此發生,卻沒有意圖,也沒有目的,更沒有特別的意義?堅持認為這一切都是僥倖發生的,這合理嗎?
難道我們認為我們完美地精密調節的星球,位於太陽系中的完美位置,以及我們能夠促進知識的完美製作的頭腦,和我們內在的良知,以辨別是非,以及堅定不移的科學規則,不可能與「起初,神創造天地」這段文字有關嗎?事實上,如果這段話是真的,我們容納人類經驗複雜性的精緻秩序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這樣的現象怎麼就不應該算作證據呢?誰說的?薩姆·哈里斯?馬達林·默里·奧海爾?也許這裡有讀者認為是科學說的。這個答案既不科學也不符合哲學上的道理。首先,沒有哪個部落能壟斷科學事業。對科學的貢獻者來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個人信仰。就我個人而言,我對那些應該更了解情況的科學和哲學方面的嚴肅專業人士繼續堅持認為科學可以解釋其自身的起源感到震驚。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所有的科學都是由「大爆炸」帶來的。假設科學可以回答關於其自身起源的問題,而它自己並不在那裡觀察自己,這是荒謬的。
沒有證據的說法顯示了對任何推斷出物質之外的思想的偏見。理性表明,我們的人類現實提供了超越物質的東西,儘管它不一定意味着上帝的存在;那才公平。然而,這種情況甚至不被考慮,因為它可能導致發現真理,這將意味着問責。所以這條道路被親耳聽到的人避開了。
一個「沒有證據」的結論是武斷的。誰說這個說法普遍適用?我對現實的體驗與我對基督教信仰的體驗並不矛盾,它們與聖經中主耶穌的啟示完全相關。通過「自由而嚴格的探索」,人們應該自己調查基督教信仰,而不是讓文化敘述預先決定結果。畢竟,如果你要讓別人替你決定你的想法,那麼擁有自己的想法又有什麼意義呢?正如耶穌對彼拉多的回答:「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約翰福音18章34節)。耶穌知道文化敘事影響了一些人,讓他們對耶穌有了負面看法,所以他想讓彼拉多知道,每個人都有責任決定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真的想一想,誰說沒有證據證明上帝的存在?
1.(W. W. Norton & Company出版社:紐約, 2004年), 40-41頁.
2. (WND Books圖書: 華盛頓特區,2012), 280頁.
Marlon De Blasio 是一位文化辯護者、基督教作家,也是《辨別文化》的作者。他與家人居住在多倫多。請在Twitter:@MarlonDeBlasio,關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