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為什麼性和科學永遠不能讓靈魂滿足?

為什麼性和科學永遠不能讓靈魂滿足?

許多美國人今天發現自己沉迷於性幻想,而其他人則對特定的科學追求特別熱衷。然而,無論是性之罪還是科學成就,都無法滿足人靈魂最深層的需求。

拿一下通姦誘惑舉個例子。在線約會服務Ashley Madison專為已婚人士提供服務,宣傳口號是「生命短暫,來場外遇吧」。該公司公布了擁有最多賬戶的城市,邁阿密位居榜首,其次是奧蘭多、亞特蘭大和拉斯維加斯。

牧師加勒特·凱爾(Garrett Kell)寫道:「抵制犯罪,你永遠不會後悔。你總會後悔屈服。」凱爾補充說:「色情是撒但的門徒訓練。它教導我們以扭曲的方式看待人和處境,並對讓上帝悲傷的方式變得麻木。」

聖經寫道:「人所犯的,無論什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哥林多前書 6:18)。這就是為什麼淫亂永遠無法滿足靈魂的原因。

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師寫道:「性罪的第一個特徵是欺騙。它永遠不能實現它的承諾。它提供巨大的滿足感,但帶來巨大的失望。它聲稱是真正的生活,但實際上是通往死亡的方式。」

大衛王發現了性誘惑的毀滅後果。在與拔示巴發生通姦後,他寫道:「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詩篇32:3-4)。

牧師克雷格·歐文斯(Craig Owens)寫道:「從聖經的角度來看,性不道德(希臘文porneia)是發生在婚姻之外的任何性行為。這包括通姦、婚前性行為和婚外性行為。」

你是否一直試圖通過參與性罪來尋找滿足?如果是的話,你就感受過這种放縱行為如何讓你感到空虛,並將你越拉越遠離你的創造者。

歸根結底,「人若懷裡搋火,衣服豈能不燒呢?……親近鄰舍之妻的,也是如此。凡挨近她的,不免受罰……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箴言6:27,29,32)。

當男男女女使用Ashley Madison網站時,他們並沒有問自己:「我怎麼才能毀掉我的靈魂?」相反,他們只是被出軌的誘惑和興奮所吸引。誘惑將你吸引進去,並說服你只關注當下,而不顧後果。一旦你屈服於性慾,它就會變得勢不可擋,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類似於藥物、酒精、賭博或任何其他惡習。

雖然有些人沉溺於性慾,而另一些人通過科學研究尋求終極滿足。性滿足肉體,而科學滿足心靈。智力執着與性執着在消耗那些渴望終極滿足的人方面是相似的。性徵服和科學成就都有一種賦予力量的東西。但它們都無法為人提供與上帝的平安或靈魂的居安。

數百萬美國人將性或科學之一視為他們心靈的王者,然而只有萬王之王能夠滿足我們靈魂最深層的需求。

17世紀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曾經有句名言:「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上帝形狀的真空,這不能被任何被創造的東西所滿足,只能通過耶穌基督所啟示的上帝創造者來滿足。」

在我的《基督郵報》專欄文章「當發明家、科學家和外科醫生信靠上帝」(When Inventors, Scientists and Surgeons Trust God)中,我寫道:「喬治·華盛頓·卡弗(George Washington Carver,1864-1943)是農業化學的先驅。卡弗說:『沒有我的救主,我一無所有。主引導了我。他向我顯示了道路,就像他將向所有歸向他的人顯示一樣。』」

在我的《基督郵報》專欄文章「基督教不是高科技」(Christianity is Not Rocket Science)中,我寫道:「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細菌學家,他發現了拯救生命的抗生素青黴素。弗萊明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說,『我最偉大的發現是我需要上帝,我離不開他,他愛我,並通過派遣耶穌拯救我來顯示他的愛。』」

如同我在《基督郵報》專欄文章「科學主義源自單向度世界觀」(Scientism Stems from a One-Dimensional Worldview)中所解釋那樣,屬靈領域超越了自然領域。當人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科學的籃子裡時,他對自己靈魂的不朽性視而不見。一旦你離開這個世界,就沒有重來的機會。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哥林多後書5:10)

你是否一直在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取悅主,還是簡單地滿足你的性慾?你是否希望科學能滿足你最深的需求,還是依靠基督寬恕你的罪並滿足你的靈魂?

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以賽亞書55:6-7)

本文作者Dan Delzell是內布拉斯加州帕皮利恩(Papillion)的泉源路德會(Wellspring Lutheran Church)牧師,也是《基督郵報》的定期供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