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三年過後:南蘇丹的危機與教會可做的和平事工

三年過後:南蘇丹的危機與教會可做的和平事工

Nuer 2013?12?23

南蘇丹在經歷一番艱苦的戰鬥後於2011年7月9日在歡慶與盼望中爭取到了獨立。然而3年後,這個年輕的國家卻成為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而且正處於充滿傷亡的衝突與饑荒的邊緣。

南蘇丹的情況非常悲慘。2013年12月開始的衝突演變成了全面的內戰,導致10000人死亡和超過100萬人背井離鄉。社區間為了土地、水與家禽等資源的毆鬥都帶來了傷亡,也因此造成了部落之間的信任喪失。在最新的和談中,雙方雖然都答應在60天內成立過渡性政府,但是卻看不見哪一方願意承諾為爭取實際的和平做出更大的努力。

可悲的是,更大的毀壞可能即將發生。饑荒預警系統於5月公布說,若不及時解決南蘇丹的人道需求,那裡將面對極大的饑荒,很可能會導致大約3.5百萬人需要緊急人道補助與接近5.5萬小孩面臨死亡威脅。現今數字顯示,為避免這極大的禍患與生命的損失,我們需要額外的10億美元。

因危機持續惡化,國際社會努力專注在試圖把許多交戰分子聚集一起為休戰而談判。儘管這些外交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些並不足夠。在了解與處理衝突的根源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包含了土地糾紛的仇恨與社區間的糾紛。

公民社會的參與可幫助維持些許和平。其中一個民間機構是地方教會。地方教會是少數可以讓人信靠的機構。在南蘇丹歷史上,教會在和平進程中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教會參與高層外交與底層調和當中。儘管政治上的分歧是在以全國性的方式化解,教會卻可以在聚集社區達成和平共識的努力上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聖公會大主教丹尼爾·登·布勒(Daniel Deng Bul)被委派為國家和解委員會委員。委員會與南蘇丹的和平與和解委員會一同管理整個和解的程序。儘管教會的領袖被委派為這個榮譽的職責應當被關注, 但這其實不應該使任何人感到驚喜, 因在過去暴力肆虐的非常時刻,教會常常都是唯一的當地機構,擔負起拯救生命的義務。

或許更重要的是,教會一直都被放置於一個和平代言的草根階層當中,因為教會的核心其實也是個草根實體。衝突都源自於底層,然後漸漸惡化。南蘇丹已經有許多機構在當地社區中試圖建構和解與理解的橋樑,以避免暴力衝突。有些機構努力訓練當地社區領袖與牧師參與和解與實施社區建設項目,為那些處於危機中的人們提供幫助。這類項目特別強調人類尊嚴的重要性、解決衝突的方式、原諒與和解、創傷治療等。

在當地使用的另一個和平建構模式是鄉村和平委員會的倡議。當地教會帶頭,領袖被推舉到社區間教導解決衝突的對策與斡旋的技巧,然後被分派在社區間幫助解決衝突。這些和平建構的很多努力成功地幫助當地人解決了社區間的分歧,也幫助社區達成和平建構的共識。透過衝突爆發前的節制,這些項目可幫助促進和平文化。

南蘇丹的危局非常複雜,需要多方面的外交努力、人道協助、發展與和平倡議。因種族間的緊張局勢是暴力的關鍵,所以當地的和平建構努力在社區間充當橋樑,在過去仇恨間調和,在敵對的社群間尋找共識,這都是可以在蘇丹的長期和平建構上顯出效果的。充當民間社區領袖的當地教會可以在南蘇丹的和平是短期還是長久維持上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全世界的教會都可藉這個機會加入南蘇丹,一同向世界宣揚教會創始人說的真理: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馬太福音5章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