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帝麥康納獲獎時感謝神「需要勇氣」
新晉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在星期日晚間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神。而根據美聯社的統計,很少有奧斯卡得主會在發表獲獎感言時這麼說。基督教媒體都讚揚麥康納有勇氣發出這樣的聲音。
「我最先要感謝的是上帝,他一直眷顧於我,」麥康納在星期天晚上的頒獎典禮上如是說,他因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飾演一名艾滋病患者羅恩·伍德魯夫(Ron Woodruff)獲得「最佳男主角」獎。麥康納感謝神「在我生命中賜我如此機遇,這不是我的努力或其他人的功勞所能成就的。」在感謝妻兒父母之前,他還引述已故的英國演員查理·勞頓(Charlie Laughton)的話:「當你認識神,你就得到一個朋友,那個朋友就是你自己。」
媒體調研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商業與文化部副總裁丹·蓋納(Dan Gainor)說,麥康納的發言「顛覆了好萊塢對基督徒的印象」。根據美聯社的統計,奧斯卡獲獎者有許多要感謝的對象,但神並不總在鳴謝列表上。他們感謝最多人依次為:評獎委員會、配偶、母親、父親,還有所在公司的管理層。
許多推特用戶對麥康納向神致謝的行為持負面看法。「好吧,你拿獎是名至實歸。不過請別說那些關於上帝的蠢話,」某人如此評論。另一條推文則說:「奧斯卡要是沒有感謝神的橋段大概還能看看,他(麥康納)是真毀了這頒獎秀。」
「馬修•麥康納什麼時候變成約爾•歐斯汀(Joel Osteen)牧師了?」伊萊恩吐槽。
蓋納說,新科影帝要在獲獎致辭中感謝神需要很大的勇氣。 「他(麥康納)是個年輕人,剛剛拿到奧斯卡--幾乎就是攀上職業的巔峰了,」 蓋納說,「就跟你拿了超級碗然後在全國直播的鏡頭前公開感謝神一樣。」
好萊塢式享樂主義的產物?
「奧斯卡獎得主們所反映出的,只是原先主流的基督教被越來越邊緣化的現象,」棕櫚灘大西洋大學(Palm Beach Atlantic University)通訊與傳媒學副教授亞歷克斯•韋恩納(Alex Wainer)說。他認為反對感謝神的傾向顯示了好萊塢愈發強烈的無神化潮流。
奧斯卡獎得主們「也許和他們身邊的同事一樣看不到神的作為,因此也不會感謝神,他們也看不到神在他們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或者僅僅就是因為他們羞於把自己與『落伍』的基督徒群體相提並論,」 韋恩納說。
蓋納贊同上述論調。「毫無疑問,好萊塢盛行的是享樂主義。有濫交、毒品和瘋狂的搖滾樂就夠了,」他宣稱。
然而,蓋納並沒有以此責怪演員和導演。「任何以自我為中心的地方都會滋生自戀。我們對事物的貪婪與情慾並不是件好事,要棄惡從善也是很困難的,」他解釋說,有些演出的情節,比如跟並不是自己妻子的人戀愛之類,自然會侵蝕善的基石。
「現在符合家庭價值觀的電影大多是像《冰雪奇緣》(Frozen)這樣的動畫片.動畫片看上去就不現實,」蓋納解釋,「好事只在漫畫書、動畫片裡才有,在現實中真人出演的都是壞事。」
保羅•阿賽(Paul Asay)是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發起的娛樂點評網站pluggedin.com的高級編輯。他說,反對在奧斯卡獲獎感言中感謝神的輿論潮流跟反基督教、反宗教的偏見無關。「如果說有趨勢的話,那就是說娛樂業不再像過去那樣把神當成激勵、啟發自己的重要因素了,」他認為。他也立即補充說:「這也可能說明人們更傾向於認為信仰屬於私人領域。」
阿賽評論到:「每次有人談及神,就會有一個像現在麥康納所引發的這樣的小爭論。」奧斯卡的目的不是引發爭論,而是試圖「讓人儘可能地舒服」。阿賽認為以此方式,「奧斯卡其實是在踐行好萊塢式的保守,他們不想傳達出任何錯誤的信號。」
基督教電影電視聯合會(Christian Film and Television Coalition)的主席、《電影指南》的主編特德·巴爾(Ted Baehr)認為,缺少對神的感恩並非奧斯卡的專利。他提到,即便在星期一晚上播出、專門針對基督教相關作品的《電影指南》頒獎典禮上,大家也都是「感謝主辦方,感謝全家,感謝為晚飯買單的同事,感謝邀我共赴飯局的人,唯獨沒有人感謝神」。
巴爾認為,在公眾場合公開感謝神的行為已經越來越少,這比越來越多的真誠奉獻更為珍貴。他說,「一次感人的宣告遠勝過許多人動動嘴唇說這是他們應該做的。」反對巴爾觀點的人則拿出反例說,有饒舌歌手一邊用嘴唇感謝上帝一邊和姑娘濫交並拍攝視頻,還有在1936年《時代》雜誌封面上公開「感謝上帝」的希特勒。
「眾所周知,希特勒可不是什麼基督徒,」巴爾說《矛之尾》(The End of the Spear)等多部著作都能證實。
相對於希特勒虛偽的感謝,巴爾讚賞麥康納對神的真摯感謝。麥康納曾捲入吸食大麻及其他毒品的醜聞,巴爾說,「我覺得麥康納會非常清楚神的作為,畢竟他曾被好萊塢掃地出門。」
馬修·麥康納的獲獎感言視頻(英文)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