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為什麼去思想天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基督郵報或其編輯的意見。)
最近就我那本新書A Place Called Heaven(暫譯為:一個稱為天國的地方)向我提出最多的問題就是:當下的這些紛紛擾擾正在眼前展開,我們又何必思考天國的事情呢?當世界越發被政治紛爭和國際衝突困擾,我們更渴望一個更好的地方。
但除了給予鼓勵之外,思想天國實際上還能讓我們在地上更有效率。你也許很可能聽到過類似「這人心思太屬天了,對地上生活一點好處都沒有」的陳詞濫調。坦白說,我從來沒遇到一位基督徒想天國想得過分的。
我們的問題是,想天國想得太少了。正如路易斯(C.S. Lewis)注意到的那樣:「如果讀一讀歷史,你會發現為當前這世界做了最多事情的基督徒,恰恰是那些想來世想的最多的人。」
出於四個理由,我們應該學習並思考「那個叫天國的地方」。
聚焦於天國,提醒我們生命的短暫。
儘管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都好像自己永遠不會死一樣,但死亡確實是真實的,正如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那句名言所說的一樣:「在此之後,永恆就來了——去到某個地方。就像『摩西的禱告』作者一樣,我們必須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篇90篇12節)。這知識能帶來有智慧的心,將激勵我們在世間的行動。」
聚焦於天國,讓我們預備好必然的審判。
聖經說非基督徒當然會面對與神的永恆分離。但即便是基督徒自己,也要面對審判——或者說,神的評判。在預備的時候,使徒保羅勸誡哥林多教會要靠信心而行,而非靠眼見的而行:「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哥林多後書5章10節)。我們應該以帶着對審判期待的心過每日生活。
聚焦於天國,鼓勵我們活出純粹的人生。
讓我們人生毫無瑕疵的最有效清潔劑之一就是讓眼睛緊盯着天國的應許。希伯來書的作者寫到,儘管摩西擁有埃及王室特權,被埃及各種奢靡的東西圍繞,但他依然「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因為「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那是在天國中將會得到的(希伯來書11章25-27節)。
聚焦於天國,能正確看待苦難。
作為牧師,我被問最頻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神允許(某個人生中可怕的經歷)發生呢?」在涉及苦難的領域,神從來沒有完全回答「為什麼」。然而,神給我們天國的應許,讓我們能正確看待苦難。使徒保羅——他非常熟悉苦難這題目——充滿信心地寫到: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
還有人曾說過:「從天國的角度看,我們在世間更糟糕的苦難也無非如同在一個蹩腳旅館裡過個一晚上而已。」
我們如何等待「這個稱為天國的地方」——無論是期待還是焦慮、無論是關注還是不介懷——都會影響到現在和未來。我們今天在世間所作所為,將永遠迴響在天國的大廳中。
(翻譯:尤里)
本文內容版權歸基督郵報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