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教會:舒緩孤單並延年益壽的良藥?

教會:舒緩孤單並延年益壽的良藥?

我常常感到疑惑,為何研究一致認為去教會能延年益壽,甚至改善生活質量?

有一次,我有幸採訪到拜倫‧約翰遜(Byron Johnson)博士。他是一位社會學教授和作家。當時,他在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教書。之後,他轉到普林斯頓大學,現在則在貝勒大學教學。他畢生致力於研究宗教對社會、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影響。

他將一些發現告訴了我,我至今從未忘記。如果你是白人,並定期到教會,你將平均多活7年;若你是非洲裔美國人,更會平均多活14年!

這些只是平均數,當然會有例外,但我們必須留意統計所顯示的明顯的上升。

第二個研究於多年前發佈,參與研究的是5000位來自阿拉米達的加州人。這研究橫跨28年,以確定去教會的長遠禆益。勞德代爾堡《太陽哨兵報》以此總括研究結果:「去教會,更長壽。」

是什麼因素促成這一致的發現?我相信其一是團契的果效。神設計我們為群居動物。可是,現在我們可能活在歷史上最彼此疏離的社會中。弧單是必然發生的結果,一項最新研究甚至發現弧單可致命。

史蒂夫‧康納在《獨立報》2月16日發表一篇文章中說:「科學家認為,極度弧單比痴肥對健康的影響更壞,同時更會導致早逝。」

他指出:「研究發現,長期弧單會令早逝的機會提高一成四,這和超重同樣,也幾乎和貧窮一樣損害長遠健康。」

文章中引述了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教授的話:「若你要退休後到佛羅里達州,雖然那兒氣候較溫暖,但如果你要遠離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身邊變得只有陌生人,就不一定是好主意。」

康納亦表示:「研究證實,在任何特定時間,二至四成較年長的人感到寂寞。」

那這和成為一位活躍的教徒有何關聯?關係可相當大啊。在一間好的教會投入參與,是能醫治孤單的良藥。實際上,成為基督徒表示你成為全世界最大家庭的一分子。

披頭士樂隊《艾蓮娜瑞比》中暗示教徒弧單寂寞,情況卻通常與之相反。事實上,在耶穌基督里,不同種族和語言的弟兄姊妹遍布全球。

我親身見證過。我娶的女子來自另一個國家--挪威。她的母堂是雙語教會。

我們結婚是雙語混合地說:「是,我願意。」她和她的家人都是主內弟兄姊妹。當我和她初次邂逅時,共同信仰--基督教是我們關係的起點。儘管有語言障礙,我倆結婚變成一家人前,就早已是家人了。

我的女兒也有同樣的發現。她嫁了一位基督徒。對方父母知道兒子(現在是我的女婿)在埃及會沒有未來。這國家以回教徒為主,作為基督徒會受迫害,因此他們一家人在90年代早期離開埃及。他們一家人和我在主內成為一體。

我知道有時候,有些人去教會可能會經歷不友善的遭遇。可是,這和生命中任何東西都相似:通常你得到的往往和你所付出的相互關聯。

有些人可能只在星期日早上到教會參加崇拜,卻並不多參與其他團契活動。這相比完全不去教會,算是聊勝於無。可是,若全情投入則更好。你可找尋一些途徑服務他人,或成為要承擔責任的小組一分子。例如,和朋友一起參加每周一次的查經班,那會真正改變你的生命,並可克服孤單寂寞。

想獲得友誼,先成為別人的朋友。就如耶穌說,你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人。單單用這句話,便能解釋成為教會活躍分子如何能帶來更長的壽命。

當聖經說我們不可停止聚會時,誰曉得這命令亦對我們的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