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耶穌彰顯的三個似非而是真理

耶穌彰顯的三個似非而是真理

(圖片:LIGHTWORKERS MEDIA)
(圖片:LIGHTWORKERS MEDIA)

聖經中經常會有一些看似奇怪,反直覺的(要不然就是看似自相矛盾)真理。

其實,眾多懷疑論者恰恰是因此而不認可聖經里的主張。

他們認為,人不應該追尋似乎自相矛盾的說法,難以解決的衝突和不太可能實現的悖論。

但是在聖經這本上帝的話語中,確實有些有趣的地方。誠如這句話所說:聖經是一本超自然的書——遠遠超出白紙黑字所傳達的內容。

恰克·密司勒(Chuck Missler)是一位倍受愛戴的聖經老師,前不久前剛剛辭世。他曾說,在聖經中這些「矛盾說法」之上的其實是上帝的偉大祝福。他認為這些表明上帝在準備好教導人深刻的真理。

在閱讀耶穌的話語時,我已經發現了最少三條有重要意義的這類真理。事實上,這幾條真理非常重要,一旦領會了這些真理,我們的整個世界都將徹底改變。

1. 凡自卑的必升為高

我們的文化常讓人傾向於自我陶醉。即便我們常常會幫助他人,但那也只是我們為了獲得自我認同。

人們自高自傲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當然,這種情況其實在伊甸園裡就已經第一次出現了。原罪的教義告訴我們,罪和死是從亞當進入了世界(羅馬書5章12節)。從此以後,驕傲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就潛藏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但是,耶穌樹立了僕人式領袖的榜樣。

根據耶穌的教導,只有當一個人捨棄私慾——甚至生命時,他才會真正地升為高(路加福音14章11節,約翰福音15章13節)。救世主的非凡之處在於他為自己對世人的要求做出了榜樣並且展示給了世人。換句話說,他「踐行了自己所傳的道」。

耶穌為了我們的生命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後被天父高舉在他的右邊(使徒行傳5章31節)。如此,這一悖論就得以清晰地證明出來。

儘管看起來可能不像這麼回事,但是真正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的確就是服務他人。就像現如今經濟行業中的數字營銷人員,他們總是會把效益和「銷售即服務」的口號聯繫在一起。

2. 愛自己,還要愛別人

我長大的時候,曾經學過用縮略詞的方法把我與外界的關係分出優先級,那就是J.O.Y.(快樂)——Jesus(耶穌),Others(他人),You(自己)。你是否也聽說過這個方法呢?

而我們的愛也應該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分配。表面上,人人都知道應該這樣做。但是深入思考一下,我漸漸開始懷疑這種做法是不是正確。

仔細想想在馬太福音22章36-39節中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話:

「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顯然,沒有比愛神更大的誡命了。但是,接下來我們應該愛他人。如何愛他人呢?要愛人如己。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恨自己,那將會怎樣?

儘管很悲哀,但事實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包括基督徒)都對自己的生活極其不滿。

對生活不滿的原因有很多,這一點毋庸置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電子設備的使用量急劇增長,人們在日常活動中越來越跟得上潮流的時候,苦惱也隨之越來越快地蔓延開來。

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一位研究員寫道,

我們從1991年開始,在全國八年級、十年級、十二年級的學生中進行了一項一年一度的,很有代表性的調查。在研究中,我們分析了從這個調查中所得到的數據。

這項調查每年都會詢問這些學生關於一般幸福度的問題,以及他們平時都幹些什麼。我們發現那些花更多時間和朋友面對面交流,一起鍛煉,做運動,參加宗教服務,讀書甚至一起做作業的孩子們會感到更快樂。然而,那些花更多時間上網,玩電子遊戲,在社交媒體上聊天,視頻聊天或看電視的孩子們卻不那麼快樂。

換句話說,每一項不涉及到電子產品的活動都會使人更快樂,而每項涉及到電子產品的活動都會讓人更不快樂。這其中的區別是很明顯的:那些每天上網超過五個小時的孩子與每天上網不到一個小時的孩子相比,前者不快樂的可能性是後者的兩倍。

導致這個問題的一個可能的關鍵點在於攀比生活的流行,畢竟大家都想要通過說人人都熟悉的流行語來讓自己跟得上周圍人的步伐。

然而,作為兒童和青少年,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可能看上去只是對虛擬世界(如電子遊戲等)的天真探索。最終,這種探索卻會演變為他們長大後學習如何將自己的生活和財產與別人攀比的工具。

而這恰恰就是真正危險的地方。

如果你喜歡上鄰居家的那輛車,那你會不會有一天也喜歡上鄰居的妻子呢?我希望我可以說這個例子舉得有點極端,但事實卻是這種事情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但是如果耶穌是對的,那麼愛自己就不只是一件得體的事,更是我們在學會更好地愛他人之前必須要做的事。

這裡我說的愛自己指的不是行為上;每一天我們都在虧缺神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明確我們在基督里的身份,還要知道我們因這身份而變得寶貴並受到珍愛。

只有當我們開始沿着這個路徑——以我們在基督里的身份尋找滿足——才能開始體會到上帝的福音充實着我們,才能擁抱基督對我們的滿滿的愛並通過愛他人來具體地踐行上帝的戒律。

3. 尋求上帝,然後再尋求物質需求

上文中提到了我們的文化沉浸於自命不凡的優越感之中,而且現在看來,我們的文化似乎也沉浸在自我滿足之中。

你曾經表現得卑微過嗎?你一定曾經刻意讓自己看起來很卑微,這樣其他人就會認為你是個很謙遜的人吧?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如此安慰自己:「看我多麼謙遜啊!」

你可能不會為此感到愧疚,你一定很樂意成為第一個站出來這麼說的人。因為無論什麼情況下,你都想要成為最好的。

但是耶穌的教誨卻反對這樣的想法。我們旁若無人的干着自己想幹的事。我們生活總是活得像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一邊說着相信上帝,一邊又在行為上抗議他所賜的不夠。

你曾想到過百合花嗎?

聽聽世上最偉大的布道師在解釋上帝至高的恩賜時所說的: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里, 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章28節至33節)

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提出後來被人們稱為生物進化論的理論——這一理論告訴人們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儘管這一理論複雜深奧,但我們還是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事實並非如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很難同時將這一理論和聖經中的起源描述聯繫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置身於一個如此殘酷的世界也就不足為奇了。驕傲總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根源(見創世記3章;箴言16章18節),達爾文最終所傳達給我們的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只有剝奪一個人生存的機會,另一個人才有機會生存。

所以,我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地想要超越別人。我們想買大房子,買跑車,想要更好的工作,總想再多掙幾千塊錢,還想要一個裝滿了華服的衣櫃,等等。

儘管這些做法都沒有壞處,但是這種自給自足的錯誤意識只會增強我們的驕傲心理,而這種驕傲心理除了在日後毀滅我們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我們在尋求更好自我的徒勞嘗試中毀滅自己。

正如在其他所有的困境中一樣,耶穌在這個問題上依舊為我們提供了解決方法。先追尋上帝,然後再做其他事。物質需求可以有,但我們的物質需求必須要次於上帝旨意的要求,而且要由上帝賜予。

首先要追尋上帝,然後我們的其他需求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滿足。但這是為什麼呢?需求是怎樣的到滿足的?我們如何才能理解其中的機制呢?

很簡單,但也很深刻:上帝想賜予我們最好的。只要我們想着上帝,他就會不求回報地賜予我們在他那裡最好的東西。

上帝有一個限制——但只有一個,上帝自我限制,以使作為他的造物的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我們可以選擇遵循上帝的意願還是遵循自己的意願。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古典作家和護教論者C·S·路易斯才得出這一結論:

歸根究底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對上帝說:「願你的旨意成就。」另一種人上帝最後對他們說:「隨便你去做。」

所以,當我們自身的目標和行為與上帝(對我們生命)的旨意相一致時,我們就是行在神學上所說的「上帝的旨意」里。人們通常覺得「上帝的旨意」是很神秘的,虛無縹緲的概念,但其實並非如此。

遵從上帝的意願很簡單:要想上帝所想,其餘的會隨之而來。

雖然這些悖論的確存在經文中(你是否注意到這些悖論的內容有所重疊?),從中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上帝想賜予我們——他的造物——以最好的一切。他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按照他的旨意生活,我們便能實現自己最終的目標。

當我們死掉自我,活在神和他的旨意中,一切都會妥當。

這就是基督徒的生活,這就是上帝的旨意。這些悖論中所蘊藏的深刻道理,正是我們應該活在基督里的真正方式。

(翻譯:楚楚)

史蒂夫·施拉姆(Steve Schramm)是一位牧師,護教論者和作家。他不僅就我們文化中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向宗教懷疑主義者給出了可靠的答案,還致力於幫助基督徒清晰捍衛信仰。他的第一本書Truth Be Told: An Apologetics Primer for Independent Baptists(暫譯為「說出真相:獨立浸信會教徒的護教學初級讀本」)將於2019年出版。史蒂夫還是藝術幼兒園創造學院(The Creation Academy)的創始人兼主席。了解史蒂夫的每周博客文章,播客和視頻,請瀏覽他的牧師網站:steveschram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