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基督徒比同齡人更有可能向慈善組織捐款
一項新調查顯示,基督徒年輕人比非基督徒年輕人更有可能向宗教和非宗教慈善機構捐款。
生命之路研究機構(LifeWay Research)周三發表的一項調查,詢問了905名年齡在25至40歲之間的年輕人(千禧一代)的理財習慣。這項研究與基督教金融機構AdelFi合作,在1月18日至22日期間進行,受訪者包括495名基督徒。
在宣布調查結果的聲明中,生命之路研究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麥康奈爾解釋說:「AdelFi希望了解年輕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相比在處理金錢方面存在哪些差異。」根據研究結果,麥康奈爾得出結論:「基督徒在捐贈財務方面更加積極。」
他補充說:「人們期望基督徒比非基督徒更多地捐贈給教會和宗教組織,但他們也更有可能捐贈給其他類型的機構。雖然總體而言,基督徒年輕人在經濟上的慷慨非常明顯,但仍有一大批人沒有實踐他們的信仰,沒有向當地教會捐贈。」
生命之路研究表明,「典型基督徒青年在一年內的捐贈額是非基督徒的三倍多(1820美元對556美元)」。此外,基督徒年輕人比非基督徒同齡人(8%)更有可能向當地教會捐款(37%)。雖然28%的基督徒年輕人向宗教組織捐款,但11%的非基督教徒也會這樣做。
麥康奈爾指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年輕人之間慈善捐贈的差異不僅表現在對教會和宗教組織方面。近一半(47%)接受調查的基督徒年輕人表示沒有向「有需要的個人或家庭」捐款。相比之下,大多數非基督徒年輕人(62%)告訴調查人員,他們沒有向「有需要的個人或家庭」捐贈任何款項。
雖然大多數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年輕人都預估給GoFundMe籌款的捐贈為0美元,但與基督徒(73%)相比,更多非基督徒年輕人(80%)拒絕向眾籌平台捐款。不向「非宗教慈善機構或教育組織」捐款的非基督徒的比例(80%)超過了不向此類團體捐款的基督徒的比例(71%)。
在衡量總的捐款情況時,基督徒年輕人比非基督徒年輕人(30%)更有可能(45%)說他們向慈善機構捐款,無論其是宗教性質的還是非宗教的。參加調查的人還對他們如何花錢進行了權衡。
大多數(59%)基督徒年輕人說,他們試圖從以尊重基督的方式行事的公司購物。大多數基督徒(56%)認為向當地教會繳納十一奉獻是聖經中的一條戒律,今天仍然適用。
絕大多數年輕基督徒(69%)認為他們有義務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麥康奈爾對這一統計數字並不感到驚訝:「大多數人都想在財務上負責任,大多數基督徒年輕人認為這是他們的信仰所帶來的責任。」
然而,較小比例的基督徒年輕人(48%)認為基督徒「有責任與基督徒擁有或經營的公司做生意」。當被問及他們的宗教信仰是否影響了他們的財務決定時,44%的基督徒回答是肯定的。只有10%的基督徒認為宗教領袖對他們的財務決定有影響。
針對他們的信仰在基督徒年輕人的財務決定中所扮演的角色,麥康奈爾說:「年輕人非常有意識地試圖通過他們的購買來改變社會,」他補充說,「基督徒年輕人也不例外」。
據麥康奈爾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作出消費決定時,都希望榮耀基督,並成為他們財務的好管家,同時尋求與幫助他人的公司進行交易。」
該研究的誤差率為+/-3.5個百分點,置信區間為95%。這些結果也印證了以前的調研結論。
同樣,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阿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在他的《誰真正關心》一書中指出,「教會出席頻率」是「美國慈善事業背後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然而,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非宗教家庭長大的孩子比在宗教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有可能進行慈善。科學家湯姆·特林科對該分析結果進行了反駁,認為該研究將「非宗教者」與「無神論者」相混淆,因此具有誤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