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沒了受難日,就沒了對罪的赦免

沒了受難日,就沒了對罪的赦免

我們的文化一直花大代價避免死亡、垂死這樣的事實。儘管西方世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墮胎、安樂死、人之墮落等接受了死亡的文化,但這些都是藏在幕後的、隱秘的,或者就窩在社會中某些我們不敢去的角落裡。相反,我們沉迷於對死亡的假象,將其作為一種娛樂和廉價的刺激,但卻避開了養老院、醫院和葬禮的現實,在這些地方,死亡要麼是即時的,要麼,其後果是痛苦到無法承受的。

福音書不斷提請人們注意死亡的必然刑罰。在受難日那天,耶穌被毆打,被鞭打,被撕裂,受盡屈辱,最後被吊死在 "骷髏地"也就是各各他的山上。雖然他是無罪的,但他被控告他的人推定為有罪。 我們稱其為 "好 "似乎是不對的。

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不可或缺,沒有了受難,就沒有對罪的赦免。這是受難日真正意義所在。

受難日的存在是要提醒罪的後果

2020年,恐懼的程度大大提升,我們中有許多人都關注到了自己的死亡,與此同時禱告祈求神的恩典,祈求神治癒朋友和所愛之人以渡過這次新冠瘟疫。

這為什麼會發生呢?聖經給我們明確的答案,為什麼死亡如此令人不安卻又如此確定。

在瘟疫,病毒、癌症或者暴力戰爭、流血事件發生前,神創造了一個沒有罪和死在其中的世界。在創世記1章里,神創造了一個美麗的宇宙,充滿了明亮的星星、遙遠的星球還有有生命的受造之物。創造物中的珍寶就是人類,有男有女,是按照他的形象所造(創世記1章27節)。神賜予亞當和夏娃主宰一切的權力(創世記1章28-31節),有一個國王般的美麗花園(創世記2章8-9節),還有以恰當方式與神一同生活的命令(創世記2章15-17節)。

當亞當和夏娃將眼睛離開神時(創世記3章1節),問題出現了,他們聽一條蛇的話而非神的話(3章4節),打破了神的應許(3章5節),然後導致罪的必然結果。他們的罪意味着死,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亞當和夏娃最絕望的時候,他們選擇躲避在自己的咒詛中而非與神面對面。他們選擇衣不遮體的無花果葉來隱藏自己的罪(3章7節)。

受難日存在,因為我們無法修復自己的破碎。

亞當夏娃很快就與神直面相對。「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11節)神的問題直擊他們羞恥的核心所在。他們只是對自己的赤身露體而尷尬,因為他們犯了罪。

無花果葉並不是人對他們無法償還之債的答案。

我們都曉得接下來發生了什麼。神按照他應許,命令亞當和夏娃離開園子(23節),他咒詛一切創造物(14節),然後他讓亞當和夏娃註定要死亡,但不是當天就死。神用動物作為犧牲,來遮蔽他們的赤身露體(21節)。這是第一個以流血作為贖罪的例子。

但希望也進入了這樣的圖景,當時神給了夏娃應許,女人的後裔要打破蛇的頭,罪被擊敗(創世記3章15節)。這是復活節的第一個應許。

受難日存在,因為流血不可或缺

在整個舊約時代,獻祭的體系就是要教導以色列人和世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章23節),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來書9章22節)。這些獻祭都是將要到來那真正獻祭的影子。數千年的獻祭不斷重複,但地上會幕中沾血的祭壇不能在聖潔活神面前滿足律法的需要。

這是受難日的關鍵所在。所有這些犧牲獻祭都指向了終極的犧牲,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章29節)。

耶穌在馬可福音10章45節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耶穌無罪的人生和死亡足以成為一切罪的贖價。他是我們罪唯一真正的替代。他的刑罰代替贖罪,使寬恕的福音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肯定的。耶穌自己承擔了我們的罪,我們因信得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章21節)。

受難日存在,以確保赦免的成立

就像亞當和夏娃一樣,我們無法修補自己的破碎,我們無法依靠自己來遮蔽自己的罪。耶穌基督支付了我們無法償還的贖價。他在十字架上經受地獄之苦,由此讓我們免受其患。

唯有基督是真正、完美的獻祭,然而,沒有了信仰和悔改,這些歷史都是跟我們相關的歷史事實。只有我們因信仰接受福音,為自己的罪悔改,並順服基督,赦免才是確定的。

約翰寫到「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他還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一書5章13節)。

受難日只單單因為神的善才是好的。你不能為自己贖罪。你無法修補自己的破碎。神給了你希望。他為你創造一條路。這個復活節,要仰望神的羔羊,這是為你而被殺的。要信靠他,那罪就得赦免,人得永生。

瑞安·赫爾芬貝因(Ryan Helfenbein)是自由大學傳播和公眾參與(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Engagement)部門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