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美國 |
蘭德博士:《紐約時報》撰稿人對宗教右派存驚人偏見

蘭德博士:《紐約時報》撰稿人對宗教右派存驚人偏見

《紐約時報》已成為離開蘋果新聞的最引人注目的媒體機構,稱蘋果這個科技巨頭的服務無助於實現該報的訂閱和商業目標。該報的退出,是因為世界各地的新聞機構都在與不斷下降的印刷品讀者人數和廣告收入被谷歌和臉書占據的網絡環境作鬥爭。 | 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南方福音派神學院(Southern Evangelical Seminary)即將離任的院長理查德·蘭德(Richard Land)表示,《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從根本上誤解並歪曲了傾向於保守派的基督徒對美國政治現狀的思考方式。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米歇爾·戈德堡(Michelle Goldberg)在7月9日的題為《The Christian Right Is in Decline, and It’s Taking America With It》(暫譯為「基督教右派正在衰落,它正帶着美國一起衰落」)的專欄文章中說,統計數據顯示這個保守派正在衰落,並且該文章認為,作為回應,如果保守派基督徒不能接管這個國家,他們就要去「玷污」這個國家。

文章認為,宗教右派影響的高潮可能是在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的總統任期,特別是在2004年,文化界普遍同意他們對當時的社會熱點問題:同性婚姻的看法。

戈德堡進一步闡述說,白人福音派的比例已經下降,他引用了公共宗教研究所(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PRRI)的研究,該研究顯示2020年白人主流新教徒(white mainline Protestants)人數超過了白人福音派(white evangelicals)。

兼任《基督郵報》英文版執行主編的蘭德周一在接受採訪時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關於保守派基督徒被一種必勝主義的精神(triumphalist ethos)所激勵,想要掌管美國文化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蘭德在談到戈德堡的論點時說:「沒有什麼比這更離譜的了。」他指出,在精神領袖和宗教領袖中,數十年前開始更明顯地參與政治的基督教保守派的想法根本不是『必勝主義』。相反,他們的姿態完全是防禦性的。

「這場文化戰爭不是我們引發的。政治位於文化的下游,而文化位於宗教(或者換個說法是你的世界觀)的下游。左派人士正在將他們的世界觀,也就是他們的宗教,帶入文化和政治中。而現在,福音派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他說。

理查德·蘭德 2018年6月11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奧姆尼酒店舉行的Connect316會議上,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的南方福音派神學院院長理查德·蘭德博士(中)與路易斯安那州浸信會執行主任大衛·漢金斯(右)和其他與會者一起祈禱。 | SBC/Kathleen Murray

「幾乎所有我認識的和知道的參與其中的宗教領袖都明白,我們的努力是試圖進行戰略撤退,以儘量減少對我們文化的損害,直到一個偉大的屬靈復興的覺醒來到這個國家。沒有它,美國將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戈德堡的專欄文章是「心有所欲,腦有所思」的完美例子,他斷言。

蘭德認為最近的PRRI研究是一個例外,他補充說,在美國,積極實踐基督教信仰的人在減少,這對福音派來說不是新聞。他說,雖然沒有一個宗教團體的增長速度與人口一樣快,但在過去十年中,只有兩個宗教團體顯示出實際增長,那就是白人福音派和歷史悠久的黑人教會。

「任何關於主流新教(在我有生之年幾乎已經在我們眼前消失)在人口百分比方面已經超過了福音派的研究或聲稱,毫無事實根據。」

他補充說,以任何標準衡量,他都是「宗教右派」的縮影,當他第一次從新聞中聽到匿名者Q(QAnon,匿名者Q自稱對政府機密有所了解,並認為有個龐大的官僚機構正密謀各種針對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邪惡計劃。)時,他不得不研究它是什麼。

戈德堡的評論文章還斷言,由於相信福音派不再擁有主流文化及主流道德價值觀,他們現在「只是另一種亞文化」,目前出現的許多文化衝突「不僅有助於解釋唐納德·特朗普的崛起,也有助於解釋QAnon的增長,甚至有助於解釋批判性種族理論的升級。」

「這又從根本上誤解了實地的事實,」蘭德說:「認為QAnon深植於宗教右翼的觀點揭示了一種驚人的偏見。」

「我對《紐約時報》的社論版期望值很低,但戈德堡女士的專欄文章是混淆宣傳為觀點又一新低。」

這位即將離任的神學院院長強調,美國的救贖不會來自國家的首都-政權。

「如果美國要復興,它將是從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教會的復興開始的。政府不是一個火車頭。它只是一個駕駛室。當人民改變時,政府就會改變,而不是首都華盛頓DC可以給人民帶來改變。像鹽一樣的法律可以改變採取的措施、人的行為和習慣。但只有福音的光才能根本性的改變態度、信仰和心靈。」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