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青少年「為神狂熱」未必是好事!四大原因揭真相

青少年「為神狂熱」未必是好事!四大原因揭真相

我就是那種孩子。

你認識那種孩子。就是把聖經讀爛;天剛破曉就起來靈修,提前一小時去學校,繞着校園四處走動,為復興禱告;全心全意愛主,迫不及待讓所有人都知道主——甚至給好萊塢大道上的毒販子、哥特人和男扮女裝的同性戀者發福音單張;那種「為主狂熱」的孩子。

那種孩子總是隱隱覺得,如果她做的不夠好,神總是對她失望。

那種孩子將掙扎埋藏在心,因為她不想讓任何人失望。

那種孩子的信仰被看似精闢的反基督教言論所動搖……到長大成人。

讀高中的時候,我特別討厭聽到「為主狂熱」。我總覺得不是個好詞。還記得我和一個朋友在教會夏令營里談論對這個詞共同的厭惡。「這暗示着你必須大發熱心,有時又冷淡退後,」我們陷入沉思。在我們年輕的熱情與天真中,有一句話實在是很對我們胃口:「永遠為神鬱熱於內」,今天把這句話放在T恤上就很棒了!

這很爛俗,但或許我們當時意識到了些什麼。

可別誤解我。聖經里到處都是關於火的比喻。希伯來書12章29節中描述「神乃是烈火」。神第一次在燒着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隨後在火柱中向以色列人顯現。聖靈降臨在初代信徒身上,是以「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給予他們繼續前行的信心與膽量。顯然,上帝喜歡用火來象徵他的同在。

然而,這裡卻有個重大區別需要弄清楚。在聖經中,上帝的火通常與他的同在和煉淨相關。詩篇66章10節中用火煉銀子,將渣滓從貴金屬中燃盡;箴言17章3節中熬煉人心;詩篇97章3節中描述了神的火實際上也把他的仇敵消滅殆盡。

往往當人們談到有人「為神狂熱」時,他們說的只對神外在激情或熱情,這不一定與聖經中提到的上帝令人敬畏的煉淨之火有關。

如果你家有青少年為神的事大發熱心,那就太棒了!但是外顯的情感表達與熱情並不總是能說明真誠且有根有基的信仰。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溫順……更安靜、更深思地面對信仰,這樣也還好——從長遠來看,這甚至可能對他們更好。而那些冠以「狂熱」標籤的,我深知道這其中的危險與誘惑。這裡有四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青少年「為神火熱」可能有欺騙性:

  1. 「為神狂熱」可能只是更多反映出青少年的情感,而非他們對信仰的智性理解。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對基督教信仰的攻擊前所未見。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比有史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多,新一代無神論者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影響着社交媒體世界,我們的孩子只要一點擊,就能打開精彩的視頻和博客,讓人懷疑上帝的存在和基督教的真實。詆毀聖經可靠性和神奇性的言論可以聽起來極有說服力,當這些從那些演員和真人秀明星嘴裡說出來,對孩子尤其有說服力,因為他們已經深受孩子們喜歡和愛戴。

有那麼多資源設計出來,讓我們的青少年認識聖經的可靠性、上帝的存在、耶穌的復活和基督教真實性,我們應該鼓勵他們調查信仰,而不只是單純地稱讚他們的熱情。(最好從小學就開始!)

情緒起伏會讓他們上癮,但卻不能讓他們有堅固的根基,而這是讓他們信仰在充滿懷疑甚至敵意的文化中存活下來所必須的。

  1. 「為神狂熱」並不意味着青少年在接受真正的門訓。

當我們談到馬太福音28章中的「大使命」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傳福音這一部分,卻忘記了其重點其實是成為門徒。主耶穌並沒有說:「去呼召人獻身,讓人哭起來,讓他們有奇妙的經歷,然後去下一個城市。」主耶穌其實說的是:「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注意焦點是長期的忠誠與順服——而不只是情緒上或短暫的屬靈「高亢」。

做忠誠的門徒很堅苦,這需要社群、袒露軟弱、禱告與研讀聖經;同時的確也需要那些「巔峰經歷」,但是這並不起決定性作用。

  1. 「為神狂熱」可能更多是誤入歧途的驕傲,而不是與神更親密的關係。

讀高三前的那個暑假,我在營會裡贏得了夢寐以求的「最優基督徒典範」榮譽。我拿着頒發的麥片盒,有人護送我去餐廳前排吃早餐。當我走過那些「不是那麼優秀的基督徒」時,耶穌那句「在後的將要在前」總會在耳邊迴響——讓我的勝利縈繞着空虛與諷刺。我的內心仿佛有場爭鬥,因為我開始意識到這榮譽無益,甚至有隱患。

但是我不要撒謊……那感覺真好。這種經歷讓我眾星捧月,讓我與驕傲爭戰——驕傲讓我覺得,我必須要隱藏自己的罪,驕傲讓我絕不想袒露軟弱,驕傲讓我覺得總要「狂熱」起來,總得對外表現出對神的熱情。

信仰外顯的亢奮可能會讓我們的孩子無法擁有謙卑之心,當信仰無法給他們「感覺」時,會讓他們懷疑、質問,甚至陷入枯乾。

  1. 「為神狂熱」也許只是你的屬靈興奮劑。

讓我們直面這件事。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即使只是想到研讀聖經都會讓許多基督徒感到枯燥。我們想要新鮮的青年牧師來掌控全局,宣布新式的、更令人激動的講道。我們想聽有趣的故事,實用的人生課。許許多多牧師講道中轉換成更熱門的話題,去迎合(也會加進入一些聖經經文)聽眾,因為很多基督徒無法安靜坐下來聽道。我不是在談青少年,還有我們這些成年人。

再加之網絡信息轟炸,我們的孩子在這種負載中長大,有「爆紅」的無休止壓力,總想要成為網紅,或者至少擁有社交媒體影響力。自我形象以獲贊量來衡量——注意力時長被訓練得比《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Nemo)還要短暫——想要幫助孩子看見深入研讀聖經的價值……或者與推文或Instagram中脫穎而出的東西毫無關聯有何價值,真是難上加難。

當然,對神始終保持熱情是美好的特質,我希望我的孩子一直擁有。但是如果「為神狂熱」缺乏持久禱告、體恤他人,仔細研讀聖經,以及誠實省察疑問,那麼這種「狂熱」就不能說是靈命成長的跡象,很可能是膚淺的信仰,追求一次又一次的屬靈亢奮,也可能更糟糕的是無知的信仰,還混雜着錯誤的靈性。

艾麗莎(Alisa),已婚媽媽,博主、演講家、敬拜領袖,曾是CCM記錄組ZOEgirl樂隊成員。現今,她致力於幫助基督徒解決有關基督教以及聖經的問題。你可以訂閱她的博客:www.alisachilders.com,也可以關注她的臉書推特以及Instagram

(翻譯:F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