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圖書日與好書
今天是聯合國設立的「世界圖書日」,是為世界文學、文化知識以及集體智慧設立的一天。此時此刻,因為全世界的學校、圖書館和書店都關閉了,而且我們許多人都在家裡隔離封閉,也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通過讀一本好書來紀念世界圖書日。
新冠病毒讓世界地覆天翻,在我們集體心理深處散布着一種意義深遠的焦慮。短短几個月,我們的自信並想當然的東西都被動搖了。人們因為一種知之甚少的病毒而死去。全球經濟回暖無期。我們的醫療體系筋疲力盡。我們的生活和各樣模式似乎更加不穩定、不可靠。惱人的事實就在於新冠病毒並沒有讓我們的世界變得脆弱。這世界原本就總是搖搖欲墜。我們的幸運之處就在於只是直到如今才剛剛意識到這點而已。你也許會想,這什麼意思呢?
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代西方世界的人,從心理上都不具有把疾病大流行概念化的能力。像瘟疫、饑荒這樣的自然威脅似乎只是困擾們遙遠祖先的一種東西。我們,從另一方面說,則是18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後代。我們自信能通過理性和研究,讓一切都可以被理解、被控制。結果就是我們自認不再仰賴自然生存。相反,我們是自然的主人。而且從很大程度上說,這確實是真的。與祖先們不同,我們並不懼怕廣為流布的饑荒、自然災或疾病。當然,我們在這些之上。或者說,我們至少是這麼認為的。
而另一方面,古人則生活在這種曠日持久的意識之中,就是有那麼一些自然事件,比如疾病之類的,可以直接消滅他們。這種恐懼並沒有讓他們進退失據,而是成為他們所生活現實的一部分。古人平均遭遇的折磨遠超我們所能想象。因此,當我們面對一些當代人認為力所不能勝的事情之際,也許轉而向古代典籍尋求智慧會有所裨益。
希伯來聖經的約伯記可能是最好的出發點。這卷書可能是全世界文學中對苦難本質最偉大的思考。約伯是該書的主角,他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災難。孩子們被殺光。財富灰飛煙滅。身體被疾病摧殘。約伯記在此時此刻別有深意,所講內容契合我們當前的處境。
約伯想要知道他所遭遇的意義何在。各種角色給他提出建議。他的朋友們斷言約伯活該如此,因為他一定曾經觸怒了神。約伯拒絕這種簡單化的道德解釋。另一方面,約伯的妻子則告訴他「你棄掉神,死了吧!」。按照約伯妻子的說法,他遭遇的苦難毫無意義。換言之,神並不關心,也完全與此無關。約伯也否定了這種解釋。他堅持要自己尋求真理。他仿佛對着宇宙怒吼:「我的苦難是有意義的!我想要答案!」約伯對痛苦和損失的回應普世存在,超越了時間和文化。和約伯一樣,我們也會對世間的不公怒吼、揮舞拳頭。我們不能靠虛無主義而活。
最終,約伯蒙神垂聽。神對約伯說,神的道遠超約伯想象。神並沒有從邏輯上解釋苦難,也沒有給出避免苦難的技術。神的回答就是他自己。神是大能的神,我們無法理解,也無法操縱。苦難乃是奧秘。然而,神掌控一切。我們以為自己控制宇宙。歸根結底,我們做不到。我們在自己的世界中太清楚這點了。
在約伯記末,神顯出了他的超越一切、無可理解的能力。但在聖經別的地方,神也給出了對人類苦難的憐恤和同情。約翰福音講述了耶穌對他朋友拉撒路之死的反應:「耶穌哭了。」當他的創造物遭遇苦難,神並沒有袖手旁觀。在約翰的記載中,神進入了我們的苦難。而且他哭了,悲傷了,與我們同悲痛。
這是這本好書在世界圖書日給我們的古代智慧:我們並沒有掌控世界。我們從來不曾做到這點。我們的祖先相信,最終神才是主宰一切的。我們相信什麼呢?當前這混亂喧囂中,有什麼意義可尋呢?神在場嗎?如果古人探究疾病和死亡的方式正確,那麼也許我們也能在這樣的艱難時刻里找到安慰、希望甚至信仰。是的,在世界圖書日,讓我們讀一讀古人的智慧吧。也許沒有比現在更好去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了,尤其是那一本好書。
邁克爾·李博士(Michael Lee)是東部大學(Eastern University)的歷史教授,也是費城信仰與自由探索中心的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