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受難周——最具有改變力量的一周
我們正在慶祝了不起的耶穌受難周,這是創世以來最具改變力量的一星期。從棕枝主日開始到復活節主日的八天裡,包含了四個節日。四個節日中的每一個都是為紀念耶穌的一件特別的行為與教導。此外,在這四個與眾不同、具有改變力量節日裡的每一天,耶穌的四大重要價值被鮮活地呈現出來。耶穌的教導在世界舞台上被活了出來,讓所有人能看見聽見,無論是當初還是現在。
有些人願意稱這周為「聖周」,這是確認這周是極其屬神一周的好辦法。然而,我還是喜歡「受難周」這個說法,有兩個理由。第一,這尤其突出了耶穌的受難——包括他為我們所遭受的苦難以及奇妙的「擺在前面的喜樂」,他以獨一無二的方式成為了得勝的救主、導師、君王。第二,從長遠考慮,每一周都是神聖的——這尤其是因為耶穌在受難周所做的工。受難周里的標誌性事件,事實上是驅動每周每一天「在神面前成聖」的神聖原因所在。
最初,受難周由從橄欖山到耶路撒冷的熱鬧遊行開始。一群耶穌的門徒,男男女女,還有孩子們把衣服和棕枝鋪在路上。在遊行期間,人群反覆地呼喊:「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當然,耶穌自己組織了這場遊行並接受這無與倫比的稱頌。確實,當他被宗教領袖逼着要平靜人群這令人驚嘆的讚美時,耶穌拒絕了。人群坦誠的確認以及耶穌對這驚人神聖權威的表達讓我們直到今天這2018年依然能感受到信靠耶穌為王的喜樂。
受難周教導我們關於耶穌和第一個受難周課程,而在受難周第一天的教導就是耶穌是最終極的君王。君王耶穌負責提醒大家受難周到了,同樣,也提醒所有人關於他的眾多教導、他被極端折磨的經歷、他對不公審判的忍受,他可怕的十架酷刑,他悲哀的死亡與埋葬,他在接下來那個星期日勝利的復活!在聖周及之後的每一分一秒一剎那,耶穌完全為王。
受難周第二個重要節日是「授命星期四」——或按照通常的叫法是「Maundy Thursday」,這裡Maundy是來源於拉丁語裡的「命令」一詞。「授命星期四」命名的焦點是耶穌在這一天反覆教導門徒們的命令:「彼此相愛」。這命令的重要性無庸贅述,不過耶穌在那一天也達成了許多其他目標,包括洗門徒的腳,設立聖餐,為教會的合一禱告,預告有一個門徒會背叛他,預告被一個門徒在不敬中否認,預言了自己的死,把最高級的愛定義成了為他人犧牲,將聖靈氣息吹入門徒,教導他們像葡萄樹的枝子一樣與他聯合,在禱告中為我們代禱,在禱告中激昂地肯定了神要主自己徹底成就恩典的旨意與計劃,自己被逮捕,順服於第一次在猶太公會中的不公審判等等。好充實的授命星期四啊!
約翰福音用25%的篇幅來講述授命星期四的事件——所有他對當時與今後一切門徒、學生的教導。顯然,在授命星期四,耶穌向我們表明他才是終極的導師——基於他自己驚人的話語以及活生生神聖例子,有超過12個重要的屬靈教導。導師耶穌披露了許多他犧牲之愛的多個重要層面——從洗門徒的腳,包括那個很快要背叛及否認他之人的腳,到激烈的禱告甚至流血如汗——這些事情都在授命星期四發生。
棕枝主日的主題是君王耶穌與對主的信靠,授命星期四的主題是導師耶穌與從主而來的愛、對他的愛以及彼此相愛——那受難日的主題則是救主耶穌,聚焦於他成就了神聖、有治癒意義的公正。悲劇的是,在太多情況下,當我們思考「公正」時之會想到經濟意義上對有限商品的公平分配,或者我們就是只想到刑法體系中報復性公正那種粗糙的企圖。經濟分配公正公平、刑罰意義上的公正與受難日以及救主耶穌的公正沒有關係。
受難日的公正根本不在於經濟上對有限資源的公平分配,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而死,這創造了神奇妙恩典的無限供給——豐盛,充足有餘的恩典來赦免我們所有的罪。受難日也不在於對我們的錯誤行為進行報復的那種公正,因為在受難日,耶穌為我們所有人支付了贖價。救主耶穌的公正是要遮蔽我們的罪,讓我們得以重新進入神的家庭。恢復性的公正才是受難日(Good Friday)里「善」(Good)之所在。儘管救主每天都被展現出來,耶穌作為神之逾越節羔羊在受難日得到特別的公開、戲劇性彰顯。
當然,作為君王、導師和救主的耶穌每天都在——但在受難周的不同節日,也就是棕枝主日、授命星期四和受難日裡尤其得到分別展示。每一天他都是君王、導師與救主——但這些節日表明耶穌是最終極的君王,最好的導師並唯一的救主。
復活主日是最為特別的一天。徹底表明戰勝死亡的耶穌當然就是最終極的君王、導師和救主——而現在還是得勝的耶穌。作為受難周的高潮所在,復活節主日將耶穌展示為勝利凱旋的君王、超乎萬有的導師並征服一切的救主。得勝的耶穌,其成就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現在,我們能虔誠地肯定並信靠他在我們存在與行為中每個領域所帶來的所有改變。
也許復活節主日最大的挑戰是要去克服對於死亡的偏見。儘管耶穌有許多預言早就宣告他的死與復活,其門徒依然沒有好好聽進去,還是沒有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做好準備。不僅如此,一旦耶穌死了、被埋葬了,他們就很不願意相信他會復活。關於死亡的一個偏見就是死亡總歸會最後獲勝。這就是為什麼即便耶穌最親密的追隨者,在多個場合中都很遲鈍,難於發現主已復活[參見www.MarySawHim.com],對此我在其他地方有過詳細論述。復活節主日雙重的釋放意義在於死亡失敗了,活着的人也失敗了。得勝的耶穌贏了,作為我們的救主、導師和萬王之王永遠與我們同在。
那些努力尋求主的人依然可以認出活着的耶穌。特別培養對耶穌的意識同樣也是非百老匯風格音樂Easter Mysteries(暫譯為復活節之秘,參見www.eastermysteries.com)的出色主題之一,該節目將於這個復活節主日在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視頻道(NBC-TV)上播出。一部分耶穌門徒最初並未認出主,這教導我們,要成為有意識、警覺的門徒是導師、也是我們奇妙君王、救主並得勝之耶穌在復活節主日給我們上的重要一課。
下面這張表格能助你對受難周有全景式的認識。
受難周的節日 | 核心價值 | 耶穌的角色 | 我們的回應 |
棕枝主日 | 責任;權威 | 君王耶穌 | 在主里的喜樂、關係 |
授命星期四 | 愛(彼此相愛) | 導師耶穌 | 獻身、共同體 |
受難日 | 恢復性的公正 | 救主耶穌 | 自由、感恩 |
復活節主日 | 警醒、意識 | 得勝的耶穌 | 希望、權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