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疫情之後的教會:宗教機構會因此衰弱嗎?

疫情之後的教會:宗教機構會因此衰弱嗎?

餐館、劇院、球隊還有主題公園正艱難探究是否以及如何能讓人們回來好重新開張。與此同時,對我們中許多人更加重要的事情則是,教會也正努力尋找重新開門的辦法。

問題不僅僅在於這些計劃要合乎這州和那州、甚至這縣和那縣都各不相同的官方規矩和建議,不同的神學和禮拜風格也會帶來影響。聖事更多的教會強調人人參與的敬拜,每周的聖餐也會遇到特定的挑戰,還有大規模人群面對面聚會。一些教會則擁有一些因年齡和其他因素而導致的「高風險」成員。一些教會則沒這方面的問題。

在探究所有這些挑戰之後,依然不清楚多少人最終願意到場。而且,上述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在不同意見的背景下被探究。幾乎每個教會裡都有一些比較會擔心的人,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經過了巔峰,另一些人則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人人各持己見,一些人認定自己的想法才是理所當然。

所有這些事情,按照貝勒大學歷史學家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說法,未來的人會用這樣的術語來思考教會:「新冠前……在新冠之前」以及之後。

詹金斯精彩分析的關鍵因素是我們所謂的「既存狀況」。換言之,在許多方面,新冠病毒病沒有給教會製造出太多問題,更大程度上是揭露並加速這些問題的存在。詹金斯認為,本次病毒危機會加速的一個特定「既存狀況」就是世俗化,尤其是美國的世俗化。

澄清一下,「世俗化」並非無神論或者「信仰的衰落或毀滅」的同義詞。相反,詹金斯在作品中寫到:「宗教機構的衰落,以及宗教行為向着個人化、私下化形式的轉變。」換言之,世俗化關注個人信仰,使之變得更加私人化,其途徑是讓我們與在宗教領域越來越互不關聯。

所以,詹金斯認為很可能的情況就是「美國在2020年代[將會]見證一個迅速世俗化的趨勢,堪比1960年代的西歐」,在或者潮流之中,去教會出席人數下降,宗教信仰被認為在公共領域中也來越不適合出現。

「從歷史來看,」詹金斯寫到,「瘟疫和疾病常常在塑造信仰、削弱陳舊的宗教架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我們生活在一個這些機構已經很衰弱的時代了。哪怕新冠病毒激發出個人敬虔方面的復興或也不那麼堅固。

一部分的挑戰,當然是在財務方面。單單這個問題,詹金斯預計,就會導致「教會關閉或合併的新時代。」最近一篇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介紹了教會已然切身感受到何等嚴酷的財務後果。

能夠經受住經濟風暴的教會面臨着一種非常現實的可能性,那就是人們寧願在網上觀看禮拜,也不願意親臨現場。這是一個很差勁的替代品,但我們文化對個人選擇的崇尚,再加上已經在屏幕上體驗過以表演為主的教會禮拜,可能會對主日早晨的教會出席率造成致命的打擊。

另一種說法是,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教會已經被認為是 「非必需品」。這個官方標籤,雖然是為了效率和分類的目的而貼,但所有認定基督教信仰是真理的人還應提高警惕。

詹金斯承認,自己的預測是有爭議的。正如歷史凱勒·哈普(Kyle Harper)提醒羅德·德雷爾(Rod Dreher)那樣,三世紀的時候,「塞浦路斯瘟疫」削弱了羅馬體制,鋪平了基督教勝利的道路。六世紀時,另一場瘟疫間接帶來了不列顛的基督教化。這次病毒,在教會之外也挑戰了世俗文化的所有領域。所以,結果還得等着瞧。

更重要的是,還有其他一些先於後現代西方文化的「既存狀況」。舉例而言,保羅警告過提摩太將要發生的迫害和災難,而且有一些人會在此期間「離棄真道」。然而,最重要的既存狀況就是已經復活的耶穌,他承諾地獄的門不能勝過他的教會。

從這個堅實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最好地思考世俗文化的此時此刻,以及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不要想當然認為「後新冠病毒 」的生活會和之前的生活一樣,對教會來說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