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上帝之子》挑戰重重 以真理震撼並啟發觀眾
1972年,護教士麥道衛(Josh McDowell)在《鐵證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中指出,人常常對基督的一生做出三種結論:耶穌是一個撒謊者、瘋子或者神。
在最新的影片《上帝之子》(Son of God)中,製片人馬克·伯內特(Mark Burnett)與羅馬·唐尼(Roma Downey)向觀眾展示了耶穌是神這一真相。這部影片將去年歷史頻道播出的《聖經》劇與先前未公映的鏡頭重新剪輯編排,已於上周末公映。
《上帝之子》中,迪奧戈·莫加多(Diogo Morgado)飾演耶穌,塞巴斯蒂安·克納普(Sebastian Knapp)飾演約翰,達爾文·肖(Darwin Shaw)扮演彼得,艾波·羅絲·雷瓦(Amber Rose Revah)飾演抹大拉的馬利亞,由克里斯托弗·斯賓塞(Christopher Spencer)導演。
這部影片的巨大魅力在於同時挖掘耶穌基督的人性與神性,透過熒屏,耶穌的人性比文字更為鮮明。影片中,耶穌笨拙地跌入彼得的漁船,為死去的朋友拉撒路哀哭,在背起十字架往各各他時屢次癱倒在地,這些小小的細節強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儘管耶穌擁有毫無瑕疵的神性,他仍然是有血有肉、承受肉體之痛的人。
影片塑造了一位憐憫的基督,他同情人類的苦難,而不是高高在上。在與試圖將犯姦淫的女人殺害的法利賽人辯論後,耶穌溫柔地觸摸了她的臉,並赦免了她的罪。他不僅讓瘸腿的行走,也醫治和修復了他的靈魂。在屬靈的教訓之前,耶穌也滿足人的肉體需求,使成千上萬聚集在山上等待教導的人得飽足。
影片的一大難題是,如何在塑造慈愛的耶穌的同時,也要呈現出耶穌深處顛覆及超越人性的一面,及他是道成肉身的神。
第一世紀,大部分猶太人對預言的彌賽亞持有兩種典型的期待。宗教領袖們普遍認為,上帝的彌賽亞將撫摸他們的後背,讚揚他們何等忠誠又敬虔地遵行神的律法和教導,儘管新約距離預言時代已經有400年。而猶太教狂熱分子厭倦了腐敗殘酷的政權壓迫,他們滿腦構想的救世主彌賽亞,不可能不是一位將他們從帝國政權手中拯救出來的神。
三年的事工,耶穌令這兩類人的希望都破滅了。他冷眼斥責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沒有憐憫;而耶穌的非暴力教導又令那些期待一位手持刀劍帶領並號召革命起義的猶太人怨惱忿恨。
但耶穌不僅僅停留在評頭論足上,相反,他長時間與那些同宗教和政治毫無關聯的個人相處:婦女、文化低下的、有精神疾病的、以及傳染病患者。似乎耶穌的這一面在影片《上帝之子》中沒有得到太多的畫面呈現。
大部分時間,耶穌與社會階層中卑微的、被厭棄的、患麻風病的人相處,這使人幾乎完全遺漏了接下來的事實:耶穌對成為猶太人的王、對建立自身權威的宗教並不感興趣。耶穌來是要使人得生命,並且將生命的意義和永生賜給社會中那些被遺棄和毫不被愛的人。
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因激動人心的創作而聞名,影片《上帝之子》中的背景音樂時常令人驚嘆得窒息。然而,我略微挑剔的一點是,在被釘十字架時,音樂強度頻繁漸增,對我而言,最終只能勉強渲染出緊張和敘述的氛圍。
還有一些其他細節令我印象深刻,比如耶穌的頭髮飛揚,似乎與門徒和人群蓬亂邋遢的髮型不搭。耶穌基督的靈魂純潔無瑕疵,但他的頭髮應該不太可能也和他的心靈一樣絲絲不亂吧。
影片的挑戰在於,僅電影上半部圍繞講述耶穌的三年事工,而後大篇幅出現彼拉多與該亞法,不分是非將耶穌牽強定罪,並且影片有一段關於耶穌的政治背景的敘述,整體上影片下半部着力於展現一位革命性的「上帝之子」。
最開始,影片就清楚地呈現出,猶太人將羅馬人視為威脅和敵對勢力,這是可以理解的。片中有一處羅馬人殘酷無情地殺害了一個小男孩,僅僅因為他的父親的破馬車翻車堵塞了馬路。另一處,彼拉多的士兵埋伏設陷阱,屠殺了近50個猶太人。影片開始時呈現出一座山,遍滿了埋葬着許多猶太人的墳墓和十字架。
這些鏡頭鋪墊並指明,耶穌釘十字架並不是特例,這與羅馬人當時如何處置最極端的盅惑民眾的罪犯相符--該亞法向彼拉多控告的,正是耶穌叛國、蠱惑民心和異端。
此外,評論指出,耶穌的道成肉身再次吻合了人們對神的期待。上帝之子放棄榮耀和權力,過着簡樸、貧窮和孤獨的世人生活,之後在陰謀詭詐、殘酷狂妄的宗教和政治領袖的手中慘烈、卑微而又平凡的死去。
《上帝之子》將再次以這一真理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