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ed

當前頁面: 觀點與評論 |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還算歐洲嗎?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還算歐洲嗎?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還算歐洲嗎?

我們所謂的「歐洲」,在今天似乎定義起來很方便。但這並非一直如此,今天這種狀態形成的時間並不久遠。

歐洲是一塊大陸嗎?這可不是什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此並沒有確定的答案。這和「政治正確」或其他什麼意識形態上的爭議問題無關,純粹是地理原因。

其他的六個大洲:亞洲、非洲、澳洲、南極洲和北美、南美洲——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它們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但歐洲並非如此。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歐洲的邊界……屬於主觀上的構想。」

同樣,正如維基百科告訴我們那樣,對於一個大洲的定義,尤其在歐洲這種情況下,也包含了「文化與政治」因素。

按照近期出版的一份《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里一篇文章的書法,就歐洲而言,「文化」因素直到晚近時代,就意味着基督教。

作者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D. Kaplan)在這篇《伊斯蘭如何創造歐洲》(How Islam Created Europe)文章的聳人標題下告訴讀者,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歐洲」意味着「圍繞着地中海的世界」。實際上,歐洲(Europe)的詞源是神話人物歐羅巴(Europa),是一位曾住在今天以色列和黎巴嫩地區的腓尼基女性。

按照這個當時的理解,「歐洲」包括像北非這樣的地方,而並不包括今天的德國、法國、荷蘭和斯堪迪納維亞半島。

伊斯蘭教在北非和黎凡特地區,也就是地中海東部的傳播改變了這個定義。伊斯蘭文明讓全基督教歐洲有一樣東西成為參照,以此定義自己,當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於主後732年在圖爾之戰(Battle of Tours)中抵擋住了伊斯蘭軍隊的進攻時尤其如此。

正如「基督教歐洲」這詞於所蘊含的意義那樣,許多時代以來,歐洲人視自己為一個大的整體的某個組成部分,而那個大的整體就像伊斯蘭世界一樣,由宗教來定義。卡普蘭引述了一本1957年出版的著作,《歐洲:一個觀念的出現》(Europe: The Emergence of an Idea),該書告訴讀者:「歐洲的合一起源於一個概念……那就是一個完整的基督教世界『不可避免的對抗着』伊斯蘭世界。」

這種「不可避免的對抗」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十字軍。儘管十字軍被無休止地反覆爭論,但關於他們有一件事確鑿無疑:歐洲的軍隊從根本上把自己視為基督教軍隊,這是他們共有的認同和團結的基礎。

基督教是讓歐洲成為一個大洲那些「文化與政治」因素的源頭,讓歐洲不僅僅是歐亞大陸盡頭一個自我美名化的半島。

這就提出了一個明顯問題:沒有了基督教,你還能怎麼稱呼歐洲?

卡普蘭的答案與其2012年著作《地理的報復》(The Revenge of Geography)中的一樣,那就是:「經典地理學正有組織地將自己再度實現出來,把地中海周邊,包括北非、黎凡特地區和歐洲重新結合為一體。」

當然,隨着成百上千萬來自敘利亞和非洲的移民,這種重新結合正在加速,順便說下,這些人「根本沒有成為基督徒的意願」。這狀況「侵蝕脆弱的社會和平基礎」的威脅,同樣也侵蝕了當代歐洲架構的基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有意識自殘帶來的傷害了。歐洲精英們一直努力消解自己的基督教傳統,用「理想主義的花言巧語來否認宗教與民族的力量。」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在歐洲憲法裡,這憲法對作為歐洲「價值觀」來源的基督教根本避而不談。

從歷史意義上說,這是廢話。但正如卡普蘭告訴我們的那樣,這也是自殘,因為基督教是「為歐洲國家提供了內部凝聚」的力量之一。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註定在對抗「經典地理的復興」中敗下陣來。換言之,如果歐洲像許多人預言的那樣被伊斯蘭化,那唯一的原因就是它首先被「去基督教化」了。

(翻譯: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