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五個關注點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周三宣布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計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
特朗普在聲明中表示:「我認為現在是時候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此前歷任美國總統都承諾要這麼做,但是他們最終都沒有實現這個諾言,我現在決定這麼做。」
這一決定引發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回應,許多人擔憂這將有礙中東的和平進程,但一些美國福音派人士稱讚特朗普兌現競選時的諾言。
下面是有關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的五點信息:
1,耶路撒冷的重要性。
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數世紀以來都存在爭議,羅馬人、十字軍,奧斯曼帝國和大英帝國等各派系都曾為控制該城有過戰爭。
耶路撒冷是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共同的聖城,也是耶穌基督傳道、死亡和復活的地方。
英國1948年結束在耶路撒冷的託管統治,同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奪取了西耶路撒冷,而東耶路撒冷(包括老城)則被約旦占領。此後在1967年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占領了耶路撒冷老城。198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是該國「完整和統一的首都」,抗議該地區的阿拉伯國家。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人把東耶路撒冷視為首都。他們作為以色列的居民生活在該城市,享有社會服務並在市級選舉中投票。一些人成為以色列公民,可在議會選舉中投票,但大多數人拒絕這樣做。
聯合國認為東耶路撒冷是被占領土,並表示只能通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談判來解決這個城市的地位問題。
2,1995年美國國會投票決定將美國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雖然特朗普的舉動引發巨大爭議,但美國將耶路撒冷視為以色列首都的努力已經持續數十年。
1995年10月23日,國會通過了《耶路撒冷使館法》(Jerusalem Embassy Act),並授權撥款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並計劃在1999年5月31日之前完成過渡。
當時參議院93票支持、5票反對,眾議院374票支持、37票反對。
然而,時任總統克林頓拒絕簽署該法案,認為這一行為「可能阻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進程」。
克林頓當時說:「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並將使用赦免權來避免損害這一和平的進程。」
3,數任總統都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雖然克林頓拒絕簽署《耶路撒冷使館法》法案,但他的後任總統都在競選活動中明確表示支持承認該城市為以色列首都。
克林頓在1992年2月的民主黨初選中表示,他支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大選期間,他認為當時的總統老布什「一再挑戰以色列對完整的耶路撒冷的主權」。
喬治·沃克·布什在2000年競選期間反過來攻擊克林頓,批評他並未兌現搬遷大使館的承諾。小布什在向主要的猶太組織發表講話時承諾「一就職就開始這一進程」,當時在場的組織包括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和美國猶太人委員會。
然而,小布什未履行諾言,而是致力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談判,尋求與巴勒斯坦國達成協議。
像前任一樣,奧巴馬也表示他相信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
2008年6月4日,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奧巴馬表示:「巴勒斯坦人需要一個連貫和緊密的國家—— 但是與巴勒斯坦人民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必須保護以色列作為一個猶太國家的身份,有安全、公認和可靠的邊界。」
「耶路撒冷將繼續是以色列的首都,而且必須保持其完整。我不幻想這會容易。」
然而,奧巴馬和布什和克林頓一樣,以安全因素為由推遲遷館。
4,大使館完成搬遷需要數年的時間。
在耶路撒冷尋找使館位置並完成搬遷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白宮稱三至四年。
一些專家,比如在奧巴馬時期擔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的丹尼爾·夏皮羅(Daniel Shapiro)說,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估計」。
夏皮羅現在是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高級研究員,他警告說大使館搬遷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
夏皮羅表示,美國自1989年以來就已向以色列租借了西耶路撒冷的一片土地,但根據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事件後新出台的安全標準規定,指定的土地面積不夠大。
5,以色列面臨的威脅和襲擊可能會加劇。
阿拉伯世界領導人周三譴責特朗普的這一聲明,並警告說這可能會給該地區的和平帶來嚴重後果。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呼籲定周五為「憤怒日」,宣布這是「對占領者起義的第一天」。
周四,巴勒斯坦抗議者和以色列士兵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爆發衝突,抗議者用石塊擊打士兵,而以色列部隊則發射催淚彈和眩暈手榴彈。
《以色列時報》報道,該國的國防官員正在為「暴力抗議和恐怖襲擊」作準備。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已向美國公民發出安全警告,並宣布美國政府雇員及其家屬在另行通知前不得因私人事務前往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
警告表示:「美國公民應該避開人群聚集的地方,警力加強和(或)有駐軍的地方。」